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10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6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65篇
理论方法论   209篇
综合类   1279篇
社会学   378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31.
日本所拥有的和平博物馆数量位居世界之首,但大多数公共和平博物馆与战争博物馆一样,没有展示日本的侵略历史;即使涉及这方面,也只是展现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形象,而完全忽略亚洲其他国家人民遭受日本蹂躏的苦难经历。然而另有一些公共和平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如高知民众所,却客观地反映了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历史,市民们在那里建构和平的活动很是积极。在和平教育中,和平博物馆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区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冲突化解和宣扬和平思想方面,和平博物馆将发挥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孙犁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进行审美解读,对其审美风格的变化进行界定,认为孙犁创作在美学追求上表现出由早期唯美浪漫主义风格向后期精粹现实主义风格转变的特征。基于风格改变的事实,探求转变的深层因素,认为其审美风格的转变是由作家精神气质的变化决定的,从影响其精神气质的三个主要因素:个人生活境遇、社会历史氛围、文化积累,阐述其精神人格的构成变化,影响和决定了孙犁审美风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33.
斯塔德纽克的《战争》是苏联全景战争小说的代表作,在战争叙事方面匠心独运,具有论辩反驳性(通过书中的重要人物直接提出异议进行反驳,通过大力描写苏联红军上下一心共御外敌对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作战不力甚至只是溃败的言论进行了反驳,通过斯大林形象进行反驳)、军事科学性(军事科学或军事理论、战略学和战役学、作战艺术或战术的运用)、人物多面性(发展变化且丰富复杂)等显著特征。这些特征的结合使得该作品成为苏联战争小说中一部独具特色的全景战争小说。  相似文献   
34.
彭德怀的群众战争观是依据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形式是游击战而形成的.同时也适应于运动战、阵地战,是弱者战胜强敌的好战法。彭德怀认为,关心和维护人民利益是发动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武装群众、建立群众武装是开展群众战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相似文献   
35.
论梅尧臣的边塞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经发生在宁夏境内的、残酷激烈的宋夏之战,为宋代边塞诗提供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生活素材。诗人梅尧臣面对宋军屡败的战局,有感赋诗,或抒心系边塞的报国之志;或述战事失利的伤痛之情;或写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崇高的民族精神。梅尧臣边塞诗的特点是:包容深广、长于纪实,敢于批判,笔势淋漓,思辩敏锐  相似文献   
36.
“九一一”事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美国,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如果说冷战的结束成为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新起点的话,那么“九一一”事件则为美国将这种战略全面付诸实施提供了机遇。“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将冷战结束后10年间全球战略探索的成果理性化,开始形成21世纪美国全球称霸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7.
石杰琳 《决策探索》2005,(12):28-29
战后几十年来,每当日本国内出现了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言论,或是发生了历史教科书事件、内阁官员参拜靖国神社时,人们总要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日本对待战争历史的态度为何与德国不同?众所周知,德、日两国同是半个多世纪前那场战争的发动者和战败国,都被战争打得一败涂地,都被异国占领,又都“在一片瓦砾中重建了自己的国家,并创造了经济奇迹,被人们称作“两个战败国的崛起”。但是,德、日两国的历史观却大相径庭。德国人在战后全面和深刻地反省了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做出了很多努力勇敢地面对“最深的耻辱”,  相似文献   
38.
世界创意之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9.
新技术引发新变革。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轰轰烈烈,军事院校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场所和引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龙头”,无疑成为争夺军事制高点的主战场。在这种情势下,积极探索符合信息化条件下需求的新型军事院校体制,培养信息化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已经成为我们指挥学校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0.
泛化的战争威胁在人类的历史上,战争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只要国家存在,这种军队与军队对抗的战争将依然存在。中国依然面临这种战争的威胁。纵观人类战争史,这种威胁国家安全的军事对抗自从国家产生后就不断“升级”,直至20世纪冷战时期表现得最为严重:全球分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双方势力范围十分明确,泾渭分明。对抗各方谁都不能动对方的“奶酪”。这一时期,虽然有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对抗,军事对抗依然是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然而,世界各国不断融合,“你中不断有我、我中不断有你”,这种“态势”使威胁国家安全各因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