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3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66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81.
佛教绘画艺术在蒙古族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把内蒙古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寺庙经变壁画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内蒙古西部地区寺庙壁画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不同时期藏传佛教对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寺庙经变壁画的影响,总结出内蒙古西部地区寺庙经变壁画的三大艺术特征及内涵。  相似文献   
82.
[摘要]绘画在辽代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建国起辽统治者就非常重视文化艺术,但由于中原以汉族为主的正统观念,导致对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少,加之宋以来资料记载的为数不多的辽代画家的传世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考古材料便成为研究辽代支化艺术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3.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366年,前后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规模巨大,是我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艺术宝库。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本文主要以敦煌壁画为论述对象,谈谈敦煌壁画的风格、特点及艺术地位。  相似文献   
84.
现状调查表明,罗布林卡壁画病害主要表现为壁画颜料层起甲、脱落,壁画地仗空鼓、脱落等.本文通过对病害成因的分析以及与壁画制作材料、工艺及保存环境的关系的分析,提出对壁画病害的治理及有针对性的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5.
秦代,古代第一个完成统一的王朝,在拥有如此强大的政治力量统治下,随着政治渐趋稳定,社会也渐趋和谐,在如此安逸的环境下,人们自然也要发展令自己精神层面感到愉悦的,如此秦代在艺术方面的发展也是另人惊叹的。本文从秦代的壁画、漆画、木版画、画像砖与瓦当等美术分类的方面来窥探整个秦代的绘画世界。  相似文献   
86.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它们随山雕凿、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我国石窟艺术尽管时间不同、地域不同,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石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区别于传统的绘画,其中的各种表现形式与技巧,都是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典范。这也为现代平面招贴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元素与灵感。本文通过对石窟壁画的分析,寻找平面设计中可供借鉴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技巧。  相似文献   
87.
著名的热贡 (今青海同仁县泽东 )艺术大约始于元代。相传 ,早在萨迦法王八思巴时 ,西藏佛教上层曾派著名高僧 ,知名藏医年庆唐拉丹科隆务瑜伽师拉杰直合拉洼 (俗称阿米拉杰 )前往安多 ,特别是热贡一带传布佛教。这位尊者也同时把西藏的画师带到了热贡 ,他们一边传布佛教 ,一边在一些寺庙绘制壁画、唐卡 ,用形象、直观的方法来宣传佛教的教仪 ,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 ,各种寺庙纷纷建立。大批新建的寺庙需要绘制壁画和唐卡 ,随之也就出现了大批的画匠。热贡艺匠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既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热贡藏传佛教艺术 ,又…  相似文献   
88.
熊文彬  廖旸 《中国藏学》2017,(3):150-165
措钦大殿是1416年哲蚌寺修建伊始的主要建筑单元之一,其内转经道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之间因殿堂改建而被废弃。现存内转经道西段和北段保存的文殊菩萨、白伞盖佛母曼荼罗和善逝八塔、药师佛曼荼罗等壁画不仅配置独特,而且在保留元代风格特征的同时,吸收了内地汉式童子等母题和堆金沥粉等技法,是元明过渡时期西藏艺术的重要遗珍。对于元明之交西藏佛教艺术的题材、图像配置及其含义、风格和汉藏文化交流的研究,这些题材和风格都是不可多得的材料,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89.
洪洞水神庙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元代山西地区的社会面貌,也折射出元代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等诸多历史特征,透过这些壁画我们既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也可以分析当时的科学文化发展状况。文章试图通过壁画图像解读元代散乐戏曲文化的发展和桥梁建筑技术的水平,从而进行多学科、交叉性的综合探索性研究,以求能够全景式、多方位地展示元代洪洞水神庙壁画艺术,为研究元代壁画提供可信的图像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0.
子言 《社区》2001,(12):53-53
11岁的王惋忱最近特别高兴,是因为一幅画。 那幅画是王惋忱6岁时画的,即便画得再好,那高兴劲儿也早该过了,但看到她那得意的样子,不由得让人真想见识一下他的“得意之作”。 那是一副一尺见方的铜制浮雕,做工考究,图案是王惋忱6岁时的习作,但经过铜匠精心的打造,已经成为了一幅不折不扣的工艺品。 经过王惋忱妈妈的介绍,我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