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94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27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31.
硕垒·乌巴什是蒙古历史上较早与沙俄建立关系的蒙古封建首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沙俄推行的向东方扩张计划真正落实到了蒙古民族聚集的西伯利亚地区.硕垒·乌巴什及其继任者一直保持着与沙俄的外交往来关系.为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和独立,硕垒·乌巴什及其继任者没有屈服于沙俄政权,保护了喀尔喀的领土完整,对沙俄的东扩起到了重要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32.
文章依据大量历史文献资料 ,就 17世纪中后期西藏政局进行了剖析 ,旨在使人们对当时西藏社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33.
3篇文章分别考察了新中国60年的普希金研究、莱蒙托夫研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新中国60年普希金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将60年的普希金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发展期;1958年至“文革”期间—缓滞期;1976年至2010年—复兴和繁荣期。《新中国60年莱蒙托夫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认为新中国60年的莱蒙托夫诗歌研究大大超过旧中国,新中国的后30年较之前30年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比起诗人的祖国俄罗斯来,比起中国对俄罗斯其他伟大作家的研究来,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中国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认为,60年的中国陀氏研究成就不小,尤其是最近20年,不论是视野还是深度,主题分析还是艺术性研究,都有很大推进,逐步由现象评述向本质挖掘深入,陀氏创作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不断被揭示出来,与此同时问题也不小。  相似文献   
434.
彭燕郊(1921-2008)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诗人,早年被划归为七月派,晚年诗风为之一变,且人越老诗越好,这成了一种独特的彭燕郊现象。然而,评论界对其关注与其诗歌所取得的成就颇不相称。本系列文章讨论彭燕郊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何云波的文章揭示土地与大海给诗人的诗歌带来的双重品格,另四篇分别阐述彭燕郊与波德莱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叶赛宁的关系。通过对彭燕郊所受到的外来影响的揭示,以期对彭燕郊其人其诗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35.
把汗那吉降明事件之所以成为明蒙关系转折点,是因其在事件表象、动因、明方政治虚荣等多重利益的满足,蒙古贡市双重利益的实现等多方面都符合中国历史上"远人请贡"的规范,因此也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远人请贡"。  相似文献   
436.
张晓云 《殷都学刊》2009,30(3):99-102
师陀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大陆一位个性鲜明且执著坚守着独立的艺术创作立场的重要作家.他始终严格地面向生活,反映生活,无意去追随流派,也难以界定他属于哪派.他的作品沉实而不高亢,描摹世态人情,刻画社会风习,虽然缺乏强烈的时代精神,但对于社会黑暗现象的揭露与憎恶,对卑微小人物的同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437.
四十年代的小说家师陀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荒野》以土匪为题材,反映时代巨轮下的一类特殊小人物在乱世中的挣扎,其渴望幸福家园的生命意识与现实生存的困境造成的悲剧性矛盾具有时代的普遍性,但小说人物刻划的独特视角以及小说别致的意境和内蕴,使它显得与其他的土匪叙事格外不同,尤其是小说呈现出的匪性、人性和诗性交织的特点对于作品悲剧性审美意蕴的深化,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和审视。  相似文献   
438.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此文论述的是第二及第三历史阶段即“由盛而衰期”和“蓬勃持久期”的情况。分单行本、作品合集、报刊披载三个方面叙述,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十余年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译介、发表、出版的全貌(并含台湾有关情况)。试图通过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世界级文学大师在中国被接受过程的描述与总结,昭示我国对外国文化的接受与政治、文化氛围之关系。  相似文献   
439.
高昌回鹘的西部疆域及其变迁,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木杵铭文中对Nucǎ与Barsxan的记载,更为学界所关注,研究者众。近年,森安孝夫对该文书进行了重新解读,认为缪勒原释读的Nucǎ应为Ucǎ(倭赤),即今新疆乌什,Barsxan应为伊塞克湖南之上巴儿思汗,二者相距不远且有道路相通。这一新解读对认识高昌回鹘王国的西部疆域问题意义重大。通过各种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在947年或1019年吐鲁番回鹘文木杵铭文撰写之时,倭赤与巴儿思汗之地均已处于高昌回鹘的统治之下。  相似文献   
440.
试论路翎的心理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翎创作的最主要特点 ,就是他的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一致的现实主义特色 ,抓住了路翎创作的心理现实主义 ,也就把握了路翎创作的神髓 ,真正理解了路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