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629篇
劳动科学   66篇
民族学   133篇
人才学   194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994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415篇
综合类   2874篇
社会学   820篇
统计学   10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确实是一个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问题,需要相当的承诺和持续的沟通才能很好地解决。家庭和工作的协调需要夫妻双方有很好的默契,每个人都要有付出。在我和我太太结婚前,她就知道我会有忙碌的一生,但她也知道我不会成为完全的工作狂,会尽量在有限的时间中挑出最适当的方  相似文献   
82.
<正>对中日两国而言,钓鱼岛成了两个国家改善关系的最大障碍。同时,美国因素在中日关系中再次突出。日本为牵制中国而在军事和安全方面进一步向美国靠拢,中国则认为美国为了防止中国崛起而挑动中日矛盾。于是一个奇怪的局面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合作伙伴——美国和日本,恰恰成为中国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如果跳出当前博弈看历史,中日关系本不应是今天的样子。  相似文献   
83.
查英 《决策》2015,(4):55
阳春时节,细雨不断.天上的云像稀释的墨水,间断飘洒起雨丝.订好一张K字头硬座火车票,拎上包便出发了.火车穿过熟悉的城市、村庄,穿过陌生的隧道、竹海与河流,当不断有山峦出现时,已到傍晚黄昏,在一个安静的小站停下,这一站就是古徽州绩溪.  相似文献   
84.
85.
作为一名新闻播音员,不仅代表了个人形象,也代表了电视台形象甚至国家形象,所以更应严格自律,在工作以及生活中作出表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是新闻播音主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社会责任感的实现首先需要有规范去约束播音主持的规范,不仅仅指语音的规范,  相似文献   
86.
《社科纵横》2016,(8):160-163
教师专业伦理不仅是组成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还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已成为许多国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在培养和提高教师专业伦理素养方面,制定相关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起着关键作用。当前世界各国都根据自己国情和教师专业化程度,制定了相应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但在制定的过程和内容方面又各具特点。因此,通过介绍中、英、美等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提出优化我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7.
《青岛画报》2011,(3):38-39
"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余光中《沙田山居》"人如雨滴,少许扎根足下,大多流去远方。生活的幸福大多和选择有关,如果选择喧嚣,自然时时与喧嚣为伍;如果选择匆忙,势必常常被生活遗忘,人在群里,活在世界,心境的追求永远  相似文献   
88.
张国妮 《社科纵横》2011,(8):123-124
西汉中期董仲舒传承并发扬了孔子的人性思想,试图调和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融合阴阳思想,将人性纳入到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之中,提出了"天人相副"、"性善情恶"的命题和初具雏形的"性三品"说,并由此推出了与之配套的王道教化主张。董仲舒的人性说使得儒家对于人自身本质的认识得以深化,而且他提出的人性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为"性三品"说的提出奠定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陈倪  茜子 《学术交流》2012,(1):164-166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通过对《今昔物语集》的改写,体现了作者在故事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手法设计和新主题发掘方面的个性。《竹林中》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以及尖锐而透彻的剖析;贯穿整篇小说的怀疑主义情绪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怀疑主义思想,也使改编后的故事脱离了肤浅的愉悦功能,真正使读者有所得;借助大盗之口所表现出的黑色幽默,强化了作品的社会批判价值与现实意义,彰显了文学作品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90.
殷宪 《学习与探索》2012,(4):154-156
北魏王朝志在确立华夏文明,初都平城便建太学并于其内祀孔,又在皇城立宣文堂行教化之义。太和十三年又在太学之外另立孔子庙,这是中国古代于曲阜之外的中国国土上所建的第一座孔庙。与此相配套,魏孝文帝又于太和十六年改谥宣尼为文圣尼父,并以孔子后裔为崇圣大夫、崇圣侯奉孔子之祀。复于曲阜孔庙所在兖州及全国各州郡修缮、设立孔子庙并祀以常礼。北魏的平城城东的中书学,辽为西京国子监,金为西京太学,明洪武八年,建为府学,二十九年以府学为代藩府第,改云中驿为府学,即今孔庙和府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