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共产国际在东方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渠道在华寻找政治同盟。南方实力派陈炯明资深的革命经历、对新生苏俄的赞美和尊崇、反帝爱国的政治态度曾一度使他成为苏俄、共产国际选择的联合对象。然而事实证明陈炯明并非莫斯科式的革命者,"六一六"事件发生后,陈氏对莫斯科和中共的态度也急转直下,苏俄、共产国际结束了联合陈炯明的尝试,从而转向与孙中山的合作。  相似文献   
32.
1925年3月,东征军底定潮梅后,广州大元帅大本营议决,由东征右翼军总指挥、孙系建国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与被击败的陈系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的代表,在汕头谈判,取得协议,将潮梅交回陈军驻守,然后回师广州。因此,形成极为难得的孙陈两系粤军妥协的局面。本文旨在阐述此次妥协之原委及其失败与影响。  相似文献   
33.
文娜 《领导文萃》2013,(7):65-67
(一)孙中山逝世后停灵祭吊期间,约有数十万人前往中央公园公祭,表达哀思怀念之情。据治丧处统计,仅于月底前,就收到花圈7000多个,挽联59000余副、横幅500余条。这些挽联,不仅见证了民国初期政坛恩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处世哲理的精彩表现。章太炎本是老同盟会员,后因政见不同,与孙中山渐行渐远。但在孙中山逝世后的次日,章就来孙宅,担任追悼会筹备处  相似文献   
34.
"六一六"兵变后,陈炯明部到处焚杀劫掠,孙中山指挥海军炮击广州市区.双方的行为给广州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广州民众奔走呼号,多方调停.孙、陈双方虽没有拒绝调停,但都是利用调停来谋求自己的利益,甚至把广州民众的安全作为谈判的筹码要挟对方.可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民众虽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愿望,但因无权无枪,难免软弱无力,不能左右事件的进程,注定是受害者.但民众在受害的同时,其呼声和要求也给当事各方增加了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5.
孙中山倚为股肱的老干青枝李烈钧,江西省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是中国脱离帝制、走向共和的大功臣。他搏击于社会涌动、诡谲莫测的清末民初,是孙中山倚为股肱的得力助手。1915年他和蔡锷组织声势浩大的护国军,埋葬了袁世凯当皇帝的黄粱美梦。1917年,孙中山任命李烈钧为元帅府参谋长,后来又继任为非常大总统参谋长。当时,无论资历或声望,刚露头角的蒋介石和李烈钧不在一个层面。不过,急需招揽人才的孙中山很早就注意和赏识青年蒋介石。1910年在日本第一  相似文献   
36.
陈炯明作为民国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与孙中山从政见分歧演化到兵变决裂,这其中的是非曲直非常复杂.孙陈二人关系的这种演变,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中既有个性的因素,也有对诸如北伐之类问题不同政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7.
《源流》2012,(10):32-32
海陆丰这块红色的土地,先后有周恩来、叶挺、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周恩来与海陆丰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三次来到这里,指导海陆丰的革命斗争。1925年1月,广州革命政府组织建国军东征陈炯明,黄埔军校学生编入东征军的行列,2月26日陈炯明率部队退出海丰,2月28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  相似文献   
38.
从理念上看:孙中山主张"以党治国",陈炯明则赞成"联省自治".从方式上看:孙中山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陈炯明则主张"粤人治粤".从手段上看:孙中山主张武力北伐,统一中国,陈炯明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谋求统一.从目标上看:孙中山主张实现"民生主义",陈炯明则力图建设"模范省".  相似文献   
39.
孙健  金雪 《源流》2011,(21):33-34
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代伟人,独特的个人魅力必然让众多人为之追随,这里讲述的便是其中一位与其有着鲜为人知的交往故事的人物——他的卫士长陆志云。"护驾"总统府1922年6月16日夜,原本寂静的夜晚却因为一场叛变而变得不平  相似文献   
40.
陈炯明是一位致力于民权与共和的革命者,是着眼和平建设、思考中国治理之道的思考者。他主张遵循地方自治—联省自治的路径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联治民主制主张,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如何重建政治与社会秩序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其主张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一无奈显示了新共和体制在民国政治建制中的困局,也展现出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