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93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艺术电影是以“第五代”所摄制的一批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新电影”为代表的,这批影片在叙事模式上打破了中国经典电影那种权威拯救的戏剧化体系,在影像模式上突破了那种缝合式的伦理化修辞风格,用一种非整合的开放叙事、陌生化的影像造型,表达某种对被历史文本所叙述的历史、权威、体系的怀疑和不信任,以及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为人生"的视角论叙鬼子小说的苦难承载的文学价值形态和真诚的写作态度,作家用悲悯的情怀叙述古老民族蜕变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人的痛苦,人的现代文明的精神焦虑"边缘"羡慕"中心"的现代性渴慕;以陌生化的语法和陌生化的"百越境界"景象来呈现他的文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53.
形式主义文论对"陌生化"的强调遮蔽了本应对举的"熟悉化"命题。其实,后者不仅是形式性文学中"陌生化"的构成要素与隐藏维度,更是表现性文学、反映性文学乃至游戏性文学中保证表情达意、反映真实与心灵游戏效果的重要策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更加符合传统文化心理的"熟悉化"早已凝结为"平淡"的美学范畴。而作为超越性的最终追求,"平淡"美的风格要高于"新奇"所代表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关东文化在影视圈掀起一阵热潮,取材自东北地区的动画影片数量逐渐增多。以关东文化内涵为切入点,提出东北题材动画影片创作的两个要点:一是要以追求文化认同为创作目标,并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二是要深入挖掘东北地区的固有文化特征,满足观众对陌生化效果的需求。面对流行文化和青少年的新特征,创作中要注意把握题材、人物以及"载道"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55.
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在其《四川好人》一剧中得到充分运用,成为该剧在艺术上最主要的特色。用楔子、插曲对舞台上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价;用插话、引述直接诉诸观众,破坏戏剧幻觉;双重形象、虚设人物的设置显现剧作家的叙事意图;别具一格的收场白引导观众进行对剧情理性的思考。种种陌生化手段的运用,把众所周知和显而易见的东西陌生化,更充分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寓意  相似文献   
56.
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与艺术接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及其引发的艺术接受问题,指出“陌生化”在追求文学审美可感性的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和局限  相似文献   
57.
意识形态是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文学研究者标明其激进政治立场的标志。透过意识形态批判的去魅视角,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的论述,到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观念的讨论,再到伊格尔顿和阿尔杜塞等人的意识形态分析,我们探究了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学理论中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发展流变。重要的问题不是意识形态是什么,应该把重心转向对意识形态是如何运作的这一问题的考量,这就需要进入"语言学转向"的语境,透过文学的话语构型和表意实践的分析,进而深究意识形态的复杂功能。  相似文献   
58.
彭志 《理论界》2023,(11):85-91
李玉是苏州派大家,学界对其戏曲创作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但鲜有人关注其戏曲羼入词现象。留存至今的十七种李玉戏曲,几乎皆有使用词体习惯,分布在开场、定场、人物出场等处。判别这些羼入词的属性,即自撰、改作、集句、引用,可助益辑补明清词。以词本体观,发掘羼入词的择调喜好、文学呈现及潜藏的以词为史;以曲本体观,探讨羼入词的曲论色彩、文体演进及因革的功能表现。不同文体的积极互动,可带来陌生化效果,但也不免模糊两者间的界限,这种交融导致的不利情形对羼入文体的影响更强烈,在一定程度上,文体发生了异化,明词曲化、明词中衰等现象与此颇有关联。  相似文献   
59.
构筑文学本文的媒介和工具是语言,但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已经不是普通的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而是具有着非凡的“陌生化的美”、“蕴藉化的美”和“形象化的美”的语言。这使文学作品的语言生成为一个完满的诗意空间,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60.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指人们对熟知的事物失去了兴趣和接触的欲望,转而对那些新奇的、陌生的事物产生探索的欲望和了解的兴趣。手机娱乐短信虽然简短,但因其有破有立,破传统文本规约之藩篱,立时尚文本多元之创意,迎合了人们渴望新奇、希望突破生活的常规、接触并了解陌生事物的心理而成为大众休闲阅读的新宠。手机娱乐短信通过自由间接引语、网络符号的借用、仿拟等修辞手法在内容和语言形式上体现了陌生化的效应,构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文本的鲜活的另类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