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93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深度翻译是译者再阐释的理论,强调尊重他族文化,在译作中再现文化异质性.陌生化作为一种文学创造手段主张打破读者习惯化、自动化的感受方式,背离日常语言和前在文本经验,使读者获得审美快感.陌生化使翻译过程中的求新求异的异质化倾向上升为一种审美再现.因此本文试图从深度翻译所倡导的彰显文化异质性本质入手,深入阐释翻译过程中所追寻的陌生化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2.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指人们对熟知的事物失去了兴趣和接触的欲望,转而对那些新奇的、陌生的事物产生探索的欲望和了解的兴趣。手机娱乐短信虽然简短,但因其有破有立,破传统文本规约之藩篱,立时尚文本多元之创意,迎合了人们渴望新奇、希望突破生活的常规、接触并了解陌生事物的心理而成为大众休闲阅读的新宠。手机娱乐短信通过自由间接引语、网络符号的借用、仿拟等修辞手法在内容和语言形式上体现了陌生化的效应,构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文本的鲜活的另类文本。  相似文献   
83.
社会和文化变革需要引进和借鉴“畀于我”的东西,而译文读者求新求异的审美心理也要求在译文中再现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策略进行考察,揭示采用该策略所产生的“陌生化”效果。运用异化策略进行翻译,不仅包括要保留原文作者运用“陌生化”手法所创造的相对于原语读者的“陌生”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还包括要保留那些为原语读者所熟知、而对于译语读者“陌生”的形式和内容。二者都能产生“陌生化”效果。  相似文献   
84.
论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文学性”与“陌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即“文学性”与“陌生化”,对陌生化原则在诗歌语言、叙事文体及文学史观诸方面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俄国形式主义诗学所提出的方法论和美学原则给后起的批评流派以深刻的启迪,但与其理论优势共生的缺陷也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5.
先锋文学研究焦点由传统小说的"写什么"转变为"怎么写",生成了小说新的审美维度,也对读者的既有审美惯性造成了巨大冲击,甚至导致读者的缺席.文章运用接受修辞学的相关理论,研究马原小说的接受语境与"元小说"语言的生成;"元叙述"的潜在接受者;接受者心理对先锋文学形成的影响,关注并考察先锋文学陌生化审美的生成.  相似文献   
86.
正文章摘自:《武林宝典》作者:宁财神李亚平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版次:2006 年 4 月第一版本书简介:这部戏是各种喜剧元素的杂拌——这其中,有传统戏剧的叙事纠葛,有相声和其他戏曲的语汇特色:有黑色幽默的趣味,有通俗闹的成分:有无厘头的点缀,有陌生化的效果:有网络语言、时尚资讯、广告段落、电脑游戏、通俗歌曲、综艺模  相似文献   
87.
陌生化手法是造就作品文学性的重要因素,应当在译作中得到完整再现。无论是从陌生化手法的重要作用、新时期文学翻译的任务、文学翻译的特性,还是译者的伦理来看,再现原作的陌生化手法都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88.
于坚用带有粗鄙化倾向与接近生命本真状态的口语进行诗歌创作 ,表达了向后退的诗学理想。俄国形式主义者进行诗歌创作偏重语词的扭曲、变形所带来的陌生化效果。口语化是陌生化的方法之一 ,从属于陌生化 ,可见于坚诗学在方法论 (语言的操作方法 )上受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 :都试图通过变革语言 ,在语言中恢复对事物的感觉。在艺术功能上 ,于坚的文化经验诗论是对俄国形式主义自动化诗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9.
规范程序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衰败,文学艺术的价值就在于独出心裁的创新.艺术实践者们求新、求异、求奇、求变、求超越的趋势,正是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极力宣示的本质内容.刘勰的《文心雕龙》在多个章节论及有关文艺演进的内容,认为“厌黩旧式,穿凿取新”的确是一种文艺创造的趋势.陌生化与刘勰都关注到文艺演进过程中“度”的问题.雅各布逊指出:“只有以熟悉为背景,不熟悉的才能被理解.”陌生化的目的是增加接受的难度,但绝不是拒绝被接受.刘勰指出:“旧练之才,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刘勰在《通变》中进一步给出了文艺演进的通则:“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并强调辩证认识“通”与“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清水里的刀子》这篇小说通过叙写搭救亡人之前要宰牲的传统民间习俗,以及大牲能看到清水里的刀子的民间传说,使小说具有了丰厚的文化含量与审美意蕴,形成艺术上无穷尽的审美张力。这种艺术效果的取得,主要决定于民间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他者的“陌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