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26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66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97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降礼是军礼的一种,包括胜利方的受降礼仪和失败方的投降礼仪。清乾隆时期征战频繁,其秉持着稳固江山,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则,在战争结果的处置方式、降礼的采用上,带有因事、势选择使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文讨论这一时期降礼的形式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42.
康熙中后期试行社仓的实践并不成功.究其原因,除了优先发展常平官仓、社仓制度不够完善等因素外,更和康熙帝关于官员治理地方的思路相关.本文以直隶为中心,探讨了康熙帝对官员“安静而不生事”“恤民”等要求对于推行社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3.
21世纪初期在汉语文化圈中掀起的所谓仓央嘉措诗歌热潮方兴未艾,如日中天.倘若对这股热潮进行深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在当下这种众声喧嚣、躁动的快餐文化消费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这股热潮反映出的恰恰是仓央嘉措及其诗歌作品译介到汉语文化圈中之后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流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4.
明代统治者和学者注重粮食储备调节的重要作用,积极健全预备仓,提出了一系列睛关思想主张和政策措施:坚持实行民营管理体制,力求建立储备粮的高效敛散机制,主张保持粮食储备的适度规模,注重强化监管稽核.明代预备仓思想启示中国应当高度重视粮食储备,强化粮食储备运营管理的民营导向,实现储备粮高效敛散,合理调整储备粮规模,统筹规划粮食储备布局,并加强监管规章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5.
预备仓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创建,意在赈灾备荒.在其历时二百余年里,对于国家社会安定及其百姓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预备仓仓政及其运行管理,虽然规制完整,做法详尽,但在仓政考核及奖惩、仓储处置管理权限、仓粮开仓放赈管理等方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这不仅影响了预备仓救荒功能的发挥,也是其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6.
唐前志怪小说中的人仙恋故事主要以仙女凡男类为主,其又可分为人仙相遇型和仙女降临型两种。人仙相遇型多侧重情感欢愉;仙女降临型则带有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其与六朝上清派的存思降真传道之法联系密切。受道教文化影响,志怪小说人仙恋故事中存在世俗化与神圣化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道教人仙恋故事源自世俗又归于世俗的发展道路决定的,其随着道教对女仙的崇尚与改造而产生,最终又随着道教的世俗化而消解。  相似文献   
147.
仓央嘉措情歌是藏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广泛流传是民族文化互相融合、互为依存的缩影。对仓央嘉措其人其事的不同认识,会使人们对他的情歌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反过来又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可以遐想和发挥的空间,从而使得对《仓央嘉措情歌》做出多种解释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8.
桑浦寺夏季法会是以往三大寺等拉萨的主要寺院必须参加的一年一度的重要佛事活动。其也被称为"桑浦夏学"。在桑浦寺夏季法会期间,各寺僧人除了诵经和研习因明学外,还进行辩经活动,在法会结束那天还组织展佛仪式等。桑浦寺夏季法会在拉萨地区可谓是一项影响较大的宗教活动,故在掌握一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参与、访谈等形式,对桑浦寺夏季法会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桑浦寺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9.
北魏神加鹿四年(431年)平城长庆寺《造七级舍利塔砖铭》,为王银田教授2005年12月于日本京都人文科学研究所中村不折书道博物馆所见。此石入藏后并无拓本流行,更未在日本或中国国内作过任何形式的介绍。此次不仅照录了铭文,而且阐述了作为皇家寺院的平城长庆寺的大致情况。铭文所记北魏平城长庆寺劝缘兼作铭记的僧人永慈、建造佛塔的僧人恬静、译大藏经30部并置之入塔的僧人苴倩和昙云,则对北魏平城时期的高僧有了新的认识。《长庆寺造塔砖铭》本身又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北魏早期书迹,其隶楷即楷书而带有隶意的面目,又揭示了北魏平城时代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这就是北魏早期的碑版书即铭刻书,或楷隶,或隶楷,起决定作用的并不全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碑石自身的规格,同时也取决于书手对各种书体的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150.
北宋石篆山《严逊记》碑提供了很多历史信息,细致分析《严逊记》,可知宋佛会寺并不存在。严逊在分家以后对整个家族的资产并没有支配权,其养老粮除去生活之用和造像费用,并没有多余的钱用来供养寺院和僧人。严逊的儿子们并不支持造像举动,石篆山土地不会捐给寺院,而是3个儿子均分。希昼只是严逊的亲戚或者是他比较推崇的僧人,是从外地请来参加石像落成典礼的,并不是“佛会寺”开山住持。明代的佛惠寺重修者,有意捏造了宋“佛会寺”的存在是为了寺院经营上的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