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5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08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道德哲学可以做澄清道德概念及语句的工作,但对它是否能提供对道德规范的可靠论证或为其奠基则易受质疑。本文首先考察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的质疑,然后借助最近发生的一个真实个案来分析和探讨道德哲学的限度和可能性,认为道德哲学不仅在道德原则规范的论证或奠基方面,而且在道德的动力和源泉方面大有可为,但道德哲学的确在道德实践方面也存在某种限度。  相似文献   
82.
"缘情"不仅是关乎诗歌性质的概念或定义,而且还代表了古人鲜活的审美经验。缘情作为审美经验,在反拨与改造言志传统中萌生,两汉的诗歌创作实践体现出从言志向缘情转折的迹象,《古诗十九首》奠定了"感物缘情"的审美经验模型。曹魏至西晋太康的诗歌承续十九首的传统,将"感物缘情"审美经验固定化。玄学启引的崇情思潮推动缘情审美经验发展,催生了诗文理论的缘情说;但玄言诗的兴盛动摇了缘情美学赖以存在的根基,缘情审美经验走向式微。其后有关"缘情"的阐说往往在解释学意义上创新,却不能主导诗歌的审美经验和创作技术走向。在中国美学史上,缘情美学尽管地位重要,但仍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解释限度。  相似文献   
83.
宽容的合理性蕴涵表现为:适度的宽容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道德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完善;宽容的合理性依据可导源于世界的差异性、人性的真实性以及认知的有限性等方面。同时,宽容的合理性是有限度的,其合理性范围应始终秉承公正的宽容价值法则;应注意保持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相对等的宽容原则;应严格恪守利益相关方平衡发展的宽容原则。  相似文献   
84.
文学中的法律史学研究是"文学中的法律"中较早出现的一个学术研究领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学学者们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意象的解读,不仅为法律史学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而且也提出了文学作品对于法律史学研究的价值的探讨。对文学中的法律史学研究的学术史的分析将有助于反思文学,尤其是历史文学作品对于法律史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经济决定伦理"理论范式的合理性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决定伦理"是20世纪关于经济伦理关系的三大理论范式之一,具体表现为三个命题或三个理念.其合理性限度表现在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诸方面.在本体论方面,它将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和社会有机体的理论由解读引向泛读和误读.在价值论方面,它在揭示伦理的形上基础的同时,以本体论僭越价值论,以真理取代意义,思辨理性混同实践理性.在实践论方面,在由传统向现代的文明转换,和由"意识形态中心"向"经济建设中心"的战略转变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内在四大实践虚妄:奴婢伦理;孤离的经济;道德责任的消解;价值霸权."经济决定伦理"的合理性,是决定论的合理性;这种决定论并没有绝对的合理性,是本体论的合理性;一旦僭越价值论和实践论,这种本体论的合理性就很有可能蜕变为非合理性;即使在本体论范围内,其合理性也有其理论和实践的限度.  相似文献   
86.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在文体上,形成了回归"本土化"的创作潮流。或直接袭用古代文体,或跨文体地挪用古代非文学的文类,或在小说文本中杂糅中国本土各类文体体例,或重拾"世情"小说的叙事传统。这种文体"本土化"追求,既是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焦虑的因应之策,也是文化自信心提升与国家意识形态促推的结果,同时亦表明了小说文体经历否定之否定的变革规律。但这种"本土化"追求存在着本土化的艺术形式与精神内质脱节、审美现代性缺位、文学性削减、生活同质化等问题。有生命力的"本土化",应该是形式与内质一致的本土化,同时涵纳西方文学的优质元素。  相似文献   
87.
88.
霾污染的形成和扩散,与以高增长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方式正相关。治理霾污染的根本之法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这需要经济学的引导。为此,经济学应遵循生境法则,使之成为引导经济活动促进“自然、社会、人”共生的生境经济学。以资源限度论为认知指南,生境经济学引导社会采取经济方式治理霾污染,应以减排为起步,以恢复大地自净化功能为重心,以建构可持续生存的经济发展方式为路径。其宏观方法是引导社会构筑节省、俭朴、经久耐用、维修新用的经济生产—消费方式,使之成为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社会动力;并牵引大中城市从规模建设向功能—导向发展方向转型,促进社会保护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  相似文献   
89.
“政治素人”的兴起是当今欧美政坛令人瞩目的政治现象,也是理解欧美国家治理困境的重要切入点。大多“政治素人”在问鼎权力巅峰前,既非主流政党领袖,也非议会核心要员,普遍缺乏从政经历和治国经验。欧美国家的治理危机是“政治素人”兴起的经济社会根源;选举中的情感动员和底层叙事是“政治素人”兴起的政党政治成因。“政治素人”的兴起为欧美政坛带来新鲜空气。但是,选举与治理是两码事,上台执政的“政治素人”既无法突破西方民主的制度窠臼,又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能力,而且容易引发欧美政党政治的混乱无序。承载求新变革梦想的“政治素人”,难以推动欧美国家摆脱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