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0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篇 |
民族学 | 24篇 |
人才学 | 4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72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173篇 |
社会学 | 10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作为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的河西走廊,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原和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发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称为戈壁荒漠里地下画廊的河西走廊魏晋墓壁画,就发现于此。由此,一千七百多年前一些真实的生活画面通过无名画师质朴而灵动的画笔呈现在我们面前,在几百幅点点滴滴、琐碎而有滋有味的生活细节中,我们试着捕捉古人的一些想法,揣摩一下那些远逝的心思。 相似文献
93.
王燕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2)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古代雕塑也是历史上第一个高潮时期。在中国美术大传统所追求的一种精神洒脱的文化内涵及刻意追求的含蓄影响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及生活方式作用下,中国传统雕塑作为民族精神的物态化凝固的特定形式,体现了意象,象而寓意的意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6.
97.
李合民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84
中国的传统雕塑艺术,注重表现对象的神韵,而不是偏重于再现对象的形状,即多采用夸张、变形、象征的写意手法,来展现对象的神彩、风韵。从霍去病墓石雕的表现形式上可看出这一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8.
99.
高句丽以集安为都425年,分布在集安的大型积石墓王陵将近20座,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有关文献记载,提出其分布地点是在"故国"三川之中,之后对《集安高句丽王陵》报告中确认的13座王陵和12座备选墓葬,以及太王陵、将军坟等墓的墓主人推断,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具体分析,其中有的是已有观点的进一步论证和丰富,同时也有笔者新的思考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0.
邓广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
王安石因死非其时,其身后丧葬草草了事,奔丧的人既廖廖无几,更无人为他作“行状”、“墓志铭”、树“神道碑”,而只在墓中埋入一简单“墓碣”。他死时六十六岁,《宋史》本传却误为六十八;死后葬于金陵东郊故宅后,而明代的一个临川知县却说其墓不知所在。这都可证明后人对其生平之极少注意。但因在十年浩劫中曾演出“儒法斗争”的闹剧,使王安石红极一时,遂致江西的临川、东乡两县争认王安石为本县人,纷扰不已。本文正是为澄清这些有争议的问题而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