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0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9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9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08篇
理论方法论   280篇
综合类   5422篇
社会学   494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73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707篇
  2010年   648篇
  2009年   616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通过王维诗歌所展现的语言空间,可以归纳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隐逸文化,透析出盛唐文人在大唐盛世背景下走向隐逸的深层原因,即有唐代统治者对文人士族话语权的限制,“终南捷径”和庄园别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752.
蒋登科 《文史哲》2005,(5):30-31
2005年10月8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山东大学校友臧克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文史哲》创刊半个世纪以来,得到了臧克家先生深切的关怀和鼓励,他长期担任《文史哲》编委、顾问,经常为《文史哲》审读稿件、推荐青年作者,每次回母校他总是要到《文史哲》坐坐,在《文史哲》庆祝创刊50周年的时候,他欣然命笔题词“高枝独秀”,高度评价《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鼓励《文史哲》同人再接再厉……。为了缅怀和纪念臧克家先生,我们特以“传统、时代与诗歌创作”为题组织了这次学者笔谈。诗人臧克家从传统中走来,又沐浴了五四新文化的风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历经几个不同时期,始终保持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丁尔纲先生的文章纵论古今,肯定了臧克家的创造,确立了臧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臧克家承前启后,是中国特色新诗的新起点的奠基者和开路人;孙基林教授的文章,则从诗人经验与记忆的创作论角度,采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说了诗人臧克家的乡村情结和诗作的乡村意象;蒋登科教授的文章从创作动力的角度,指出了诗人两种鲜明的表现姿态,即批判与顺应;李掖平教授的文章,则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实语境与臧克家诗歌的本质联系及其艺术的写实价值……视角不同,观点各异,读来给人许多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753.
普希金与莱蒙托夫都是19世纪上半叶伟大的俄罗斯诗人.虽然是同时代的诗人,但两者诗歌总体风格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前者的诗歌充满活力、乐观向上;而后者的诗歌带有一种忧愁、悲伤的基调,大都反映寂寞、孤独、苦闷、消沉、走投无路),具体涉及某一创作主题,他们的写作手法也是不同的.本文就两位诗人部分诗歌作品中所体现的"时间"问题进行探析,从两者对时间的"过去"现在"的对立、抒情主人公与诗人的时间经历表现、时间顺序安排、时间问题的哲理思考、时间的表现手法、表示时间的常用词汇等几个角度来分析、解读两位诗人部分诗歌作品.  相似文献   
754.
王挺 《江西社会科学》2007,(10):126-129
里尔克的诗歌之所以无法以传统方式去解读,是因为他以高度意象化的诗意思维方式,专注个体信仰的现代可能性。在这个瓦解了"伟大神话"的时代,作为"诗人神学家",他从生活现实中的信仰问题出发,构造了富有创意性的现代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755.
忘年为契友,同病许知音。令伯身先弱,相如渴久侵。逾闲丛世谤,守礼耐孤衾。诗序迟刊就。铨衡识内心。  相似文献   
756.
757.
胡敬君 《云梦学刊》2004,25(1):8-10
屈原的第二次放逐,宣告了他政治生命的终结,但却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屈原湖湘时期的诗歌创作,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全新时代,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学长廊中放射出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758.
网络诗歌的兴起是20世纪末的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传统的批评家和诗人往往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对其置之不理。目前的网络诗歌无论在文化心理、知识逻辑、现状与批评等方面都具有大众文化特征,从客观公正的角度上肯定其大众文化色彩绝不是要对其进行贬低,而是希望在明确其文化层次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规范、扶植和正确的引导,并对网络诗歌、大众文化等一系列概念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759.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上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新诗同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和西方诗歌传统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它不是由一个伟大的诗人开创的,而是由一个不是诗人的人———胡适开创的。胡适不是一个诗人,但却成了一个诗人;冰心是一个诗人,但却没有成为一个诗人;郭沫若是一个诗人,但却是一个短命的诗人。文章以对诗,对新诗语言、情感的独特感悟和理解,回顾了中国新诗的发展历史,论述了胡适、冰心、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冯至、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臧克家、艾青、穆旦、郑敏以及《七月》、《希望》、《九叶集》等诗人和诗派,提出了新颖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60.
盛唐诗繁荣的人学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总 《中州学刊》2002,(2):91-95
盛唐诗的繁荣 ,除政治社会背景及文学史自身规律的因素之外 ,适逢其时的各层次的人的作用 ,是一重要原因。首先 ,玄宗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堪称杰出的才能以及其本人诗风的个性化 ,对宫廷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次 ,张说、张九龄相继以宰辅地位 ,提拔众多杰出诗人 ,并倡导弘远阔大的审美境象 ,直接推激了诗歌创作的繁荣与走向。再者 ,盛唐时期众多诗人在强盛国力的感召下汇聚都城 ,在以诗为媒的社交方式中 ,促使诗歌创作日益繁荣 ,表现为都城文化的靓丽景观 ,同时 ,又通过贬官外放、落第还乡及长途漫游等具体事件 ,将这种交往方式延向四方 ,形成以都城为中心的开放式诗坛结构 ,从而将此期诗歌创作推向极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