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3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75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民族教育理论宝库中十分可贵的遗产时代在进步,学校顺应教育发展需求努力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针对教育现状,有效提出"三生教育"的德育教育框架与概念:"生命教育",让每一位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  相似文献   
22.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主张"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学习"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打造中职语文生活课堂。"生活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基于生活而教、为了生活而教、用生活来教"的生活教育的教学思想。要求确保课堂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观,使课堂具有生命的色彩,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成长。所谓"五动"生活课堂,是指每堂课包括的五个环节,即:教师引动、问题(项目或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多元互  相似文献   
23.
正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学生有疑,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则更为重要。那么,如何锤炼课堂提问的精彩呢?打造教师精彩之问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学生的思维犹如一泓平静的湖水,课堂提  相似文献   
24.
生活教育理论是以陶行知(1891—1946)为代表的—批爱国志士,吸收东西方教育思想的精华,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晶,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一项最宝贵的创造。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25.
陶行知从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和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来思考教育的地位问题,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思想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自1930年晓庄被封至1946年陶行知逝世,凡十六年.此间,陶行知多次力图恢复晓庄,终于未果.但陶行知一直对他的这一"母机"式创造怀有深切的希望与珍爱.  相似文献   
27.
武训以一乞丐之身,积30年之艰辛,创办义学,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陶行知把武训精神归纳为一个"学"字,提出要"造成一个好学的中华民族",是对武训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28.
面对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先后在军事、政治、经济探索救亡图存的失败,作为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便试图以教育救国。他认为教育主要具有造文化、造人、造国、造社会四种功能。这无疑对当时的教育事业和革命斗争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与学联络起来,一方面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在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  相似文献   
30.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 ,主张“创造的考试” ,强调集团成绩 ,淡化个人等第 ,形成自己独特的考试观。研究和探讨陶行知的考试观 ,对深化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