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8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管理学   646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247篇
人才学   141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3883篇
理论方法论   562篇
综合类   9231篇
社会学   602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912篇
  2013年   826篇
  2012年   1024篇
  2011年   1150篇
  2010年   1055篇
  2009年   1066篇
  2008年   1162篇
  2007年   966篇
  2006年   833篇
  2005年   802篇
  2004年   649篇
  2003年   572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中国古代的“官箴”中不乏进步合理的因素,许多箴言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批判继承和发扬,其中的“民本观”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意义。古代“官箴”为我们树立“民本观”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2.
马克思的国家观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 《河北学刊》2007,27(1):1-6
马克思的国家观对于探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道具有重大启迪意义,这些启迪是:实事求是、具体分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对象;积极反思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战略选择;正确确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战略选择;明确把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与正、副主题;探寻发展新型民主、防止官僚腐败的新思路、新举措;建构权力运行的人民监督体制,实现系统而全面的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恰当选择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时机。  相似文献   
993.
李勇 《学术探索》2004,2(6):89-93
作者旨在通过对周谷城世界通史编纂思想和实践与当代“整体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相关性比较 ,发现其与当代世界通史编纂趋势既相合又相异的两面 ,其价值在于世界通史的编纂上所体现的整体史观念和反对欧洲中心论的立场 ,但同时又存在着对整体史认识上的一些局限性及其在反对欧洲中心论上表现出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994.
孙中山对日观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彦 《广东社会科学》2004,1(3):103-110
研究孙中山对日观 ,对于了解孙中山思想、孙中山与日本关系以及近代中国革命进程都有重要意义。从战略与战术关系出发看待孙中山的对日观 ,可知他是为了达成革命目标 ,而往往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和不惜付出代价。本文还专门就民初孙中山同日本的几次政治交易特别是订立《中日盟约》问题进行具体考察并作出评价 ,对有关文件的真伪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5.
大学生就业心理及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视大学生在就业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和职业观的教育,注重就业心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建立就业指导机构,有助于大学毕业生消除心理障碍,走出就业误区。  相似文献   
996.
孔子对天仍保留几分宗教敬畏,但在天人关系上,他更重视的是人及植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孔子的这种以人为本位的思想主张在促进春秋战国思想意识形态重建的同时,无疑也开启了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路向的先河。  相似文献   
997.
中国电影叙事衰微的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英雄》到《无极》,张艺谋、陈凯歌相继推出的几部中国奇观电影,无一例外地在故事的情理逻辑上遭到了观众的普遍质疑。但这种现象决不仅仅是孤立的个案,叙事的欠缺作为中国电影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中国电影的接受效应。本文从艺术传统、创作心理和现实语境等多重视角,探讨了创作者的社会角色定位、时代症候以及中国传统“语言观”和艺术思维模式对当下中国电影叙事走向产生的或显或隐的影响,以期能够对中国电影创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98.
忘年为契友,同病许知音。令伯身先弱,相如渴久侵。逾闲丛世谤,守礼耐孤衾。诗序迟刊就。铨衡识内心。  相似文献   
999.
传统语言理论对词的多义现象的研究多是缺乏系统性的 ,忽视了其义项之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认知语言学则对词的多义现象做出了更为系统、详尽的解释。方位词从认知的角度分类为方位意义和非方位意义 ,非方位意义是在方位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拓展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00.
鲁迅胡适林语堂政治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鲁、胡、林三人的共同特点如果不放开眼去看,很难找到这三个人的共同点。然而,作为读书人,他们却有着完全相同的地方。相同点之一:人格的独立性。鲁迅的人格体现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他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甚至说:要在临死前把自己的尸体捆在高树上,不让想吃他的老虎吃掉。鲁迅的独立人格建立在对社会和人本身的深刻理解上。胡适的独立性表现得极为富有张力,他与当权者的合作是有限的,更不愿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他与国民党政府时好时坏的关系表现了他的这种独立性,他说:“在专政独霸之下,唯一的特点就是服从与不服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