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0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30篇
丛书文集   673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2818篇
社会学   15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in静态和动态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以静态空间语义的意象图式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in的语义映射到六个认知域,延伸出六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通过分析介词in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帮助广大英语从业者进一步认识与理解该词。  相似文献   
992.
隐喻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是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之一。本文阐明隐喻思维方式与外语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将隐喻思维方式引入外语教学实践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在隐喻思维框架下如何提高外语学习者在词汇、阅读及写作方面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93.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它深深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理解隐喻不能脱离其所处的背景环境。由于历史文化环境的差异,中英文中关于爱情的隐喻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94.
"人是植物"是认知学者归纳出的诸多概念隐喻类型之一。树作为植物中的典型代表,其特征在语言的概念化和范畴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其中以树为初始域、以人为目标域的"人是树"隐喻模式表现出强大的衍生能力。树概念本身、具体树种以及树组成部分等概念参与对人这一认知域的建构。两个概念域之间表现出的系统隐喻映射关系,满足概念隐喻所需要素,"人是树"有理由作为独立概念隐喻存在。  相似文献   
995.
隐喻的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涉及发话人的交际意图,也涉及受话人的知识层次与推理能力。语用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使用中的语言,也即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话语生成与理解,因此,语用理论对于隐喻识解的作用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996.
连词and连接的表达式A and B可以表达时间、因果、条件、让步、目的多种语义。从基于使用的语料出发,尝试在Goldberg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探讨A and B多种语义存在的认知基础,发现A and B是个独立的构式,其中心意义是表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时间意义,其它的因果、条件、让步、目的意义是时间意义的隐喻投射。时间意义到因果、条件、让步、目的意义之间的映射可能在于它们之间外延和内涵的传承。  相似文献   
997.
聂春艳  汪涛  魏华 《管理评论》2022,(5):146-15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混搭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消费者的反应却各异。本研究基于空间隐喻的视角,以恐惧管理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混搭的不同文化符号在垂直空间的相对上下位置是否以及将会对消费者态度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文化符号之间是否存在实体交叉,当采用“外国文化-母国文化”的混搭方式时,也即外国文化在上而母国文化在下,消费者对文化混搭的评价将明显低于采用“母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混搭方式时,也即母国文化在上而外国文化在下,其中,感知文化威胁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但当处于上方的文化符号明显小于处于下方的文化符号时,上述主效应将不会存在。本研究率先从空间隐喻的视角探讨了混搭的文化符号的相对空间位置的影响,不仅是对现有的文化混搭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也可为企业的文化混搭产品或营销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8.
“鼠鼠”作为新兴称谓词,其词形构造经过了“鼠”“鼠人”或“老鼠人”,最后固定为“鼠鼠”的演变历程,其感情色彩也从最初的厌恶与不满增加了自嘲与自怜。先秦选取硕鼠隐喻贪官,网友选取老鼠隐喻自己,都是基于人与鼠之间的物理相似性与心理相似性,不同时代选取切入点的不同,感情色彩也随之转变。“鼠鼠”的兴起与发展理据有三:一是基于谐音与重叠构形的语言学基础,二是基于求新求异获得集体认同感的心理学基础,三是追求含蓄委婉的语用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作为博尔赫斯最基本的隐喻,性、失明与巴洛克风格也是他写作策略的一部分。通过对它们的呈现或变形,博尔赫斯逐步切近其先验世界,同时又使其拥有增殖与自发性。  相似文献   
1000.
鱼在中华民俗中的吉祥意义,可从上古历史文化背景着眼来进行考察:初民的谋食方式及对司水鲁神的崇拜使鱼成了丰收富裕的象征;而由水生殖信仰演化来的鱼生殖信仰及鱼本身繁殖力强的特性,使“鱼”在传统文化中染上生殖色彩,成为婚烟,爱性的象征物或性爱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