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2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173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03篇
人才学   37篇
丛书文集   1816篇
理论方法论   251篇
综合类   3584篇
社会学   28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冲突话语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文章以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第八季台词中24个冲突话语为语料,以关联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冲突话语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和复杂的,但主要集中于关联理论与冲突话语的交际效能这一焦点: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效交际效能的缺失。并将冲突话语分为四种类型,即言语行为冲突、会话目的冲突、语境冲突以及会话主题冲突,并分析了语境冲突和会话目的冲突的有效交际效能缺失。  相似文献   
112.
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和民族性的对峙。翻译作为东西方沟通的中立的桥梁,因而也罩上了沉重的政治和权利色彩。面对全球化浪潮和后殖民理论的冲击,译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不要陷入文论失语论和后殖民理论的迷途。翻译的首要任务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翻译,推出越来越多的精品;坚守翻译应该忠实的标准,在最大程度上隐形于原作和译作之外;而不是越过译者的职责,先入为主替译入语读者做出价值和审美上民族性的判断;也不是在强调重回经典和传统的热浪中,盲目投入,在不得传统和经典要义的情况下去译介。  相似文献   
113.
资讯ABC     
《老友》2014,(12)
正两访两会彰显中美关系三大特性美国总统奥巴马利用出席北京APEC的机会,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了"马拉松式"的正式和非正式会晤。此次访问距离奥巴马第一任首次访华正好时隔5年,也成就了继去年美国"庄园会晤"之后的第二次习奥会。这两访两会彰显了中美关系脆弱性与坚韧性并存、竞争与合作并存、互信与互疑并存的三大特性,凸显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4.
副文本是翻译文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文章以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为基础,通过考察董乐山在各个时期译介的西方文学、历史和学术各领域著作译本的副文本,梳理和总结董乐山在翻译目的、翻译态度、翻译要求、翻译原则四个方面的翻译话语,以期深化对其翻译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5.
116.
构建领导者应对单位争端的理念体系,需要以制度为基础、以权力为支撑、以技术为工具、以话语为导向。化解单位争端,要坚持在制度上内外兼修、权力上软硬兼施、技术上收支兼顾、话语上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117.
118.
伊迪丝·华顿的鬼故事系列短篇小说具有"双声话语"的性质,即采用鬼故事这一为男权社会所接受的文学体裁表达华顿的女性主义思想。这一性质通过以"鬼"为主的意象群、缺席、不可靠的叙事者等书写策略得以体现。采用这些书写策略,华顿反映了女性表达自我和反抗压迫的心声,讽刺和抨击了丑恶、残酷的男权体制和文化。  相似文献   
119.
新诗已年届百年,但新诗的文体标准抑或诗性特质仍然没有一致之论;既往的探索虽然丰富多样,但提出的观点大多属于进乎技矣的大道之论,很难将它们落到实处;问题的症结在于诗人的创作、批评家的阐释与读者的欣赏之间出现了话语装置的混乱与错置现象,无法充分揭示新诗艺术及精神的成就与奥秘;就当下而言,我们可以甚至必须从现代汉语言及现代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情智双修"为轴心,在秉承及转换中外诗艺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个人性、公共性、神圣性、世俗性、现代性及后现代性体验都各有探索的新的诗性标准。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