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69篇 |
理论方法论 | 11篇 |
综合类 | 138篇 |
社会学 | 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解构与历史——德里达思想对历史学的可能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以其书写语言学试图解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这对西方历史哲学而言,也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德里达虽没有系统阐述其历史哲学思想,但书写语言学已经对西方传统历史认识论中的诸多要素进行了解构,如语言、事实、时间、文本、世界、历史等等。本文尝试从上述六个方面,探讨德里达思想对传统历史学的认识论、文本叙述和世界观等层面可能进行的解构,并从接受德里达思想的角度,理解传统历史学在西方后现代思潮中的处境。 相似文献
152.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7
德里达的哲学解构论是在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争论并吸收后者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界一般认为,德里达哲学以解构主义为核心,解构的对象之一就在于本体论,因此学界往往忽视德里达哲学潜在的本体论特征。德里达哲学潜在的本体论既强调文本的建构性,同时按照哈贝马斯的话说,又具有一定的意识哲学倾向,即只局限于语言领域,而忽视整个社会历史文化"大文本"对具体文本的建构性。 相似文献
153.
孙全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4-48
“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是在对苏东剧变后的当代社会现象及其伦理意识的批判、审思中出场的,其中蕴含着德里达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致敬和复归,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情景的建构.它作为贴近现实生活的批判理论,有着自身特定的出场形态: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复归决定了其生成逻辑;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现实及其伦理意识的批判表征了其批判维度;批判伦理追求理想生活的本性彰显了其伦理主张.“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学会更好地生活有真切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4.
谭善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6
修辞问题是耶鲁学派关注的首要问题,他们一方面对文学进行盛况空前的修辞批评,另一方面又对修辞自身进行质疑和批判,实现修辞秩序的重建,从而实现对文学中形而上学话语的全面清理。这样一种现代性的文学修辞观念不是空穴来风,而是20世纪西方哲学、文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主要是新批评、德里达和尼采。 相似文献
155.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是以文化文本批评为特征的,她改变了西方女权主义以文学文本批评为重心的批评传统。斯皮瓦克通过对德里达《论文字学》的译介和阐释,透视出解构策略的学理渊源,并形成自己后殖民女权主义诗学批评--独具特色的以解构批评为策略的文化文本政治批评。 相似文献
156.
论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3)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期整个西方后现代思潮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颠覆了以逻格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为别名的西方理性主义。德里达解构主义的语言哲学观从根本上消解语音中心主义高于书写的思想和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二元对立观,认为语言意义系统是开放性的,语言结构是不稳定、不明确的,语言写作不是一个封闭稳定的实体。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哲学观对我国翻译学界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7.
158.
曹洪洋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21-26
把握真与真理的内涵是理解解释的关键.伽达默尔对真理的理解是追随海德格尔的,他认为对作品或文本的理解在于对其所做出的判断之中.而理解与解释则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哲学解释学的指向就是这种不断生成同时又不断消除的历史视域.阿尔都塞打破了这种延续性观念.认为断裂是解释学活动不可分割的有机成分.德里达则进一步指出无论延续还是断裂都不过是无,一切理解与解释活动本身其实都是隔离和流亡. 相似文献
159.
高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
纪录片<迁徙的鸟>讲述了鸟儿飞行的梦想,电影<微观世界>展现了虫子们幸福的生活,故事片<喜马拉雅>赞美了人类与自然的血脉相连.法国电影人雅克·贝汉奉献给我们的天·地·人三部曲构成三个不同的音阶的合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回响着一曲自然和人类天籁般的谐和交响,同时也带给我们幽深的影像生态学思考.生态主义在对以往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修正中,它最终是要创造全新的永恒整体和美--重新建立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这种关系亦从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0.
宋银丽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6):1-4
在《马克思的幽灵》中,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幽灵性回归,呼吁人们必须继承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他所谓的继承马克思主义只不过是其解构马克思主义、完善自己的解构理论的策略而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