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5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22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3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40篇
理论方法论   146篇
综合类   2180篇
社会学   100篇
统计学   10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赵丙祥 《社会》2019,39(1):37-70
在田野民族志和历史编纂学中,传记法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本文从分析林耀华的作品入手,将其置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思想脉络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传记法在中国历史和社会研究中的潜力与可能性。本文将谱系法、个人生命史和社会生命论归纳为“传记法三角”。在(扩展)谱系法和社会结构论的基础上,生命传记法可以呈现一个或多个人的生命历史,作为大历史中的片段。不过,现象学路径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离开对中央政权本身和总体结构的考察。在“时势”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呈现生命传记,才不会只是个体的故事,而有希望成为一种对中国“总体”社会生活的有力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72.
73.
文学的发展是一条历史长河,在它发展的下一阶层上,总是传承着上一阶层的源流,并且同时又接受着各种文学潮流的影响。本子故事《羌胡传》在故事的敘述中,与《蒙古秘史》的情节趋同,表现出蒙古族口头传统对书面文学的传承特色。  相似文献   
74.
75.
76.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何让古典文学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赖于作品翻译的水准,更离不开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受众意识。对翻译者而言,如实翻译作品仅仅完成了初级翻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受众意识,则将原作带到全世界面前,是文学典籍翻译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77.
孙国润 《城市》2012,(11):77-79
一、工程概况蓟县发电厂工程是我国重点工程项目,其中的翻转机房工程是发电厂输煤系统的始端,由天津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翻转机房工程位于蓟县县城以东5公里、翠屏湖以南3公里处,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60平方米,系六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总造价1074万元。(一)工程基础情况翻转机房工程的基础最大埋深为13.46米,  相似文献   
78.
28年前,在《野火集》序言里,龙应台说:“写了《野火集》的代价大概是:这一辈子不会有人请我‘学而优则仕’出来做官了。”有趣的是,历史不理会她的预言,事实上不仅有人请她出来做官,而且不是一次,是两次,官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79.
正大门之后,宋元时为礼殿所在》明代嘉靖元年(1527)扩建文庙于院左,始改建为二门。五间单檐悬山,中三间开三门,花岗石门框,左右各辟过道通南北二斋。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者炸毁,1984年重建。门额正上方悬有"名山坛席"匾,撰者无考。原为清同治七年(1868)所置,抗日战争期间被炸毁。现匾为1984年复制,集清代著名湘籍书法家何绍基字而成。两旁有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上联出自《尚书·舜典》,下联出自《汉书·司马迁传》,意为岳麓  相似文献   
80.
明人李开先所著的《闲居集》对明代中后期士农阶层的城乡认知及社会状况都有所记录,对研究明代中后期的城乡关系大有帮助。李开先罢官归家后,长期城居,虽然他时常表达出对城市喧闹、忙碌生活的不满和对乡居生活的向往,但始终将乡居生活作为城居生活的补充。《村女谣》中的"红娥女",则直接表达对乡居生活的不满。李开先的城居与"红娥女"的抱怨,都反映出时人对"城乡差异"的认知。这一认知的形成,则与嘉靖朝社会治安恶化与赋役不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