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87篇
劳动科学   122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115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665篇
理论方法论   164篇
综合类   1511篇
社会学   356篇
统计学   4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杨华 《科学发展》2013,(5):28-32,23
当前,浦东集体建设用地低效、闲置和浪费现象比较普遍,资产价值尚未真正体现,尤其是乡镇工业用地聚集度低,布局分散,点多规模小,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工业产出率不高,厂房、场地闲置严重。通过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实施土地二次开发,可以有效利用存量用地,盘活土地资源。要通过确权登记发证,进一步理清产权界限,避免产权主体虚置与权能重叠;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利益;加快相关财政体制衔接.保障流转工作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52.
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对农村公共设施的完善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然现行规范对其规定甚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本身构造不明、价值不清造成适用模糊的困境。应明确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以维护集体成员利益为核心,以土地资源优化利用为重点,在具体设定上暗含公私力量的平衡。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实际上是以农民集体为核心的多元混合主体,因自身的公益属性,致使部分权能受限,应以合目的性与合规划性对其流转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53.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各界关于集体资产“股权”性质界定、权能设计存在重大分歧,难以形成共识,根源在于没有对集体资产进行分类研究。基于各地的实践差异,折股量化的基础财产不同,所形成的“股权”性质以及权能亦应有所区别。若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等非经营性财产纳入折股量化范围,由此生成的“股权”实际上是基于集体所有权和成员身份而产生的农民集体成员权,应维持其身份性、内部性和封闭性。若仅以集体经营性财产折股量化,生成的集体资产“股权”可以界定为类似民商法中股权的“准股权”,不受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约束,是一种市场化的权利,可以收益、质押、继承,并可突破集体经济组织边界,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股权向集体外转让、赠与,吸收社会投资入股等。  相似文献   
154.
155.
在马尔康县卓克基镇“农家乐”家庭旅游业情况调研点和若尔盖县天堂旅游有限公司、高原之宝牦牛乳业有限公司、茂县兴绣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王建军就民族地区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9+3”学生就业等工作与当地业主、企业负责人和学校教师深入座谈,详细了解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56.
2月1日,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从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正河村走出来的绣娘、四川省羌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云珍,作为981名全国优秀农民工的代表,光荣登上领奖台接受全国优秀农民工的奖章和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157.
集体劳动关系是因劳动者自愿联合成独立主体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在平等、自主的前提下,就劳动待遇、劳动条件等进行谈判而形成的宏观劳动关系,而集体合同是劳资团体对等谈判达成协议的结果。劳动者联合组成工会的权利之法律依据是《宪法》中关于公民的结社权~①和《劳动法》上劳动者的团结权~②以及《工会法》所规定的职工自愿联合的权利。~③但仅有集体合同制度规定~④而无独立主体之间的利益实质博弈,只是形式上或者纸面上的集体劳动关系。通过建立工会独立性保障机制,落实劳动者的团结权、谈判权、行动权及正确发挥公共机构的平衡作用,引入工人代表制,切实保障实质集体劳动关系的运行,才能有效化解劳资矛盾,使劳、资、政三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得其所,进而达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终极目标。在修改《劳动合同法》时,应注意与《宪法》《劳动法》相关条款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58.
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农村土地问题中的焦点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关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本文以既要促进流转,又要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权利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背景,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分别从现代产权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与博弈均衡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9.
各级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扮演着政策制定者、探索者、实施者或者服务者的重要角色,但是在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和缓解本级财政困难的双重动力之下,一些地方政府试图争取更多的农村土地流转利益,核心问题就是与民争利.而党政不分、政出多门更给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带来利益部门化和权力寻租等新问题.严格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财政收益比例和用途管制成为当务之急.此外,应修改和完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以适应新政策需要,整合各涉及农村土地行政部门的职能,以规范和整合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160.
林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的关系是目前农村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在林改背景下,过去一直隐藏着乡村的林权纠纷在确权、分户经营的政策安排下纷纷显露出来,在全国呈现出一种上升的态势.就乡村治理层面来说,林改后将对村庄的财政收入、社区组织资源、村庄社会关系和村庄稳定都会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