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1634篇
劳动科学   98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222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1627篇
理论方法论   393篇
综合类   3438篇
社会学   791篇
统计学   19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743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556篇
  2006年   494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241.
家庭暴力,尤其是其中的犯罪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学界、立法界、司法界对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在认识上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家庭暴力应加大犯罪化进程;二是对家庭暴力犯罪的处罚应与其它暴力犯罪一视同仁。论文从法律社会学、犯罪学、刑法学、伦理学、法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论证了当前我国的家庭暴力的犯罪化不宜过于宽泛,同时由于某些既定的家庭暴力犯罪重于其他暴力犯罪,故应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242.
243.
244.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提议主要立足于三个命题:“犯罪低龄化”现象严重,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解决“低龄犯罪人”问题的应然手段,低龄未成年人已具备相当的辨认、控制能力。通过对实证数据与相关论据的收集分析,前两个命题得到证伪,第三个命题无法证明,由此可以否定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观点的合理性依据。从我国历史与近代刑事责任年龄设定的发展历程来看,调整年龄节点的主张从未停止,援用的理由相差无几,经历过多次变动与论证后延续至今,具备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的合理性与稳定性。从我国的义务教育设置与年龄之间的对应关系出发,刑事责任年龄确定的基准点应以义务教育的结束为合理节点,采取“从高到低”的刑事责任年龄设定逻辑。综合上述理由,兼顾少年司法“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刑事政策导向,最终得出当前的刑事责任年龄设置合理,不需降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5.
246.
所谓生产经营型的企业集团,指的是集团总部(母公司,下同)与所属子公司的业务关联度和介入程度很高的那类企业集团。这里的业务关联度,包括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组织关系、业务组合、协同绩效等方面的关联;业务介入则包括总部对子公司的决策、业务经营和业绩考核等方面的介入。从以上的说明中可以看出,生产经营型企业集团的集团总部与所属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很紧密,既不限于财务上的投资和被投资关系,也不仅是企业发展层面的战略指导和规划关系,而表现为日常经营中的指挥和控制关系。  相似文献   
247.
未成年女性犯罪的总体数量较少,但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犯罪后果趋于严重,需要引起重视。未成年女性犯罪的特点有:犯罪类型多样化、手段暴力化,且带有女性自身的特点;共同犯罪居多,刑期以短期刑为主;以情境性和冲动性犯罪为主;被害人多为女性等。未成年女性犯罪的心理原因主要包括:在信息加工方面,关注内容低俗,学业表现不佳;在行为调节和控制方面,犯罪动机以谋财为主,负性情绪较多,需要层次不高,价值观不正;在心理特性方面,情绪智力低,人格不健全。在心理健康方面,在犯罪前往往长期承受巨大压力;犯罪前常空虚无聊,多出现偏差行为;多存在心理创伤。相关部门应当据此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与教育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248.
网恋诈骗问题具有犯罪主体虚拟性、手段多样性以及后果严重性等特点,现有以犯罪人为中心的事后惩处遏制问题作用有限,亟需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理对策。环境犯罪学视角下犯罪的生成是犯罪人与犯罪情境综合作用所致,正是犯罪情境滋生了犯罪机会。构建网恋诈骗犯罪三角,剖析诱发问题发案的情境因素——潜在被害人、环境监管漏洞等在问题生成中的作用和对于犯罪机会的具体影响。在治理对策方面,将防控端口前移,强化情境预防措施,堵塞犯因性环境漏洞,提高被害防范意识,以此阻断犯罪情境的形成和犯罪机会的出现,进而遏制问题。  相似文献   
249.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1年颁布实施以来,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Excel和Cite 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的1089篇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从文献年度分布、核心作者、关键词时空分布和关键词共现等角度展示了研究热点和研究脉络。本领域研究经历了立法筹备期(1981年~1991年)、完善修订期(1992年~2012年)和深化拓展期(2013年~2022年)三个阶段的历史演进,形成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保护、网络保护、未成年人犯罪、合法权益等研究热点。未来研究中,在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建设、保护未成年人各类合法权益、加强和细化典型案例分析和普法宣传等方面做好前瞻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50.
有组织犯罪作为一种国内型、跨国型和国际型三种状态并存的社会犯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结构性犯罪特点,对社会秩序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控制有组织犯罪的刑法配置结构就应表现出国内型、区域型和国际型一体化的结构性特点,只有三大刑法体系形成了一个结构和谐的整体,才能与有组织犯罪发生功能互动的关系,抑制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