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20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41篇
理论方法论   111篇
综合类   1622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10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对企业整体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评价过程中定性指标过多的情况,提出利用模糊语言集作为评价标度,对模糊物元法进行改进,在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物元法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模型,完善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2.
宇宙意识是梁宗岱诗论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梁宗岱新诗的重要特色。从空间的万千事物,到时间的每一瞬间,诗人都聆听到了"宇宙底精神"及对"永恒的迫切呼唤"。借以这种宇宙意识,梁宗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并完成了对人生的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老子之“道”的深入研究和深切体悟,把“道”分成三层四种状态:无形无质、有形无质、有质无形、有形有质,并用图解说明了老子“道”的升华过程和运动方向。“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道”由“有形有质”向“无形无质”运动,又由“无形无质”向“有形有质”运动,周行复始,有规律不等量,难以预定。把宇宙分为“三界”:下三界人、事、物,中三界天、地、人,上三界时间、空间、宇宙。“三界”的存在形式和状态一层高于一层,“三界”总论为道大,是老子对万物(包括人类)从精神、思维、思想、品格、人格、性格上的划分。人的完善的存在应该是从“下三界”上升到“上三界”,再由“上三界”回到“下三界”,周而复始地变化而不断地求得新生。  相似文献   
104.
钱澄之是明末清初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博学多才,一生著述宏富,诗文尤负重名.其诗文集因涉及时讳,自乾隆中叶后屡遭禁毁,<藏山阁集>内容涉及南明唐王、桂王等朝史事,记录了诗人自己从参加义军失败到"麻鞋"追寻行朝,再到落魄"失路"的心路历程;记录了闽越唇齿相依却又阅于墙,永历的朝政失纲、用人不当、党派纷争互相掣肘,而南明终致覆灭的悲剧;诗歌还描绘了一幅由君王与臣子、将军与士兵、官员与百姓组成的品行不同、形态各异的社会群像图.<藏山阁集>"以诗存史",体现了诗史精神.  相似文献   
105.
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传奇人物,在律学、诗词、书画领域贡献至鉅.他直探佛教本源将信仰落实于实践,表现在生死观方面,他了悟佛教生死观的本质,突破明清以来追求死后世界的已经变异的世俗化的佛教生死观,以"了生脱死"为旨归,直指生命的超越;他外依于律学,精研行持,内归心于净土,以净土修行为证道途径;最终由安然离世实证了自己的生死观,成为后人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6.
人性复归的召唤──简论惠特曼《草叶集》的思想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客观历史的角度,从作者的基本思想和创作意图以及个人生活经历方面揭示了《草叶集》的思想蕴含,即从民主和全体的角度来歌唱个人,歌唱物质的、精神的、历史的个人,歌唱宇宙万物,呼唤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107.
金代士人佞佛风气助生了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思想派别——思想史家称之为"王苏余派",即李纯甫学派。因佛教在中国古代正统思想体系中的异端性质,作为金代影响深刻的思想家、文学家,李纯甫在接受史上不可避免受到批判和遮蔽。代表清代官学的《四库全书总目》极力批判其异端思想的"无忌惮",主张雅正思想的元好问《中州集》则"讳而浑其词"。历史上受佛教因素牵连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在思想史、文学史中的接受中不免遭遇被削弱甚至最终由此消亡的命运,这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佛教还深刻影响古代文献的生成形态。《中州集》小传对人物叙写的刻意处理,使人物原本所具有的历史真实性有所丧失,"现实诗人"变成了作者笔下的"理想诗人",所谓"以诗存史"也并非客观的"存史"而是主观的"写史"。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基于科技信用风险测度研究,对科技信用风险指标体系进行归纳总结,进行风险测度研究。通过整合科技信用风险管理框架、科技信用风险指标体系,为科技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种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阿道认为,西方古代哲学思索的目的是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最终要求一种“精神性”的“变化气质”,以达到个人的修身实践与宇宙理性的合一。他还指出,东西方哲学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而问题在于,理智的、哲学论说的、道问学的“求知”的方式与道德的、哲学实践的、尊德性的“成仁”的方式如何获得一致性。事实上,通过对“由操持工夫上达宇宙理性”和“由宇宙理性纯化操持工夫”这两方面的考察,即可阐明东西方哲学的“共文化性”特质。这也印证了我们潜在的探究思路,它是从关注“个人问题”转向关注“宇宙问题”,并由此上升到特别关注“天人问题”。  相似文献   
110.
从黑城文书看元代的养济院制度——兼论元代的亦集乃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俄藏敦煌文献》中的 ДХ . 1 90 72R《元至正三年亦集乃路巡检司为收养郭张驴等孤老状本路总管府及指挥使判》为黑城文书 ,是目前所见的惟一一件有关元代养济院的出土官文书 ,对研究元代养济院制度和相关问题有重要意义。此件文书证实了元代鳏寡孤独废疾收养制度曾有效地实行 ,并一直实行到元末。元代鳏寡孤独废疾收养制度即养济院收养制度 ,受宋代的养济院和福田院等社会救助制度影响 ,并与其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元朝还建立了与养济相关的法律 ,以确保鳏寡孤独老弱残疾者得到收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