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3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28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30篇
理论方法论   166篇
综合类   4524篇
社会学   193篇
统计学   12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为从根本上改造基层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选举运动。根据地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条例,使选举规范化;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也充分发挥智慧创造了适合自己的选举方式。选举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的特点。这一运动使基层政权性质彻底改变,为争取抗战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2.
文章通过对“借”各语义项的分析,总结出其语义项之间是一条意义关系递加的语义链的特点,概括了满足“借”基本认知模式的四个条件,并在这个基本认知模式的基础上,对“借”的解释义项提出了批评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澳洲学者AnnaWierzbicka在对haveanN(v)句式的研究中,抛开形式化的探析方法,着重从语言本身的特征和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的心态进行探究,获得了独到的见解。这不仅在实践和理论上丰富了语义研究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文章展示了这位学者在探析中所采用的各种不同角度及其探析内容。  相似文献   
34.
导致古代文学作品译注“望文生训”的原因之一,是在选择与确定词的语义时脱离了交际的语言环境,所以,《列异传》中的“生人气”、“略无”和《列女传》中的“便利”不应是“陌生人的气息”、“略微没有”和“方便”之义,而应该是“活人的气息”、“全无”和“有利可图”之义。  相似文献   
35.
通过构造几类图的最大独立集,给出了它们的分数染色数的下界;再通过构造具有该下界值的分数染色,给出了这几类循环图的分数染色数的上界,于是就确定了它们的分数染色数.  相似文献   
36.
本文探讨了动点与动系的不同选法对解题的影响,对学生如何正确选择动点与动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7.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格语法理论便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得以运用。该文简要回顾了海外华人语言学者、中国大陆汉语学者以及计算机学者关于汉语格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格语法理论对于语义的关注,正好契合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讲究意合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将“格”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38.
虚词繁多是汉语文言文的一大特色,对它们的英译不能以简单的省略来一省了之。根据汉语文言文的特点,结合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出:对于文言虚词来说,语义翻译是应优先考虑的手段;另一方面,交际翻译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常用的手段包括隐性衔接、合并、句式转换等。  相似文献   
39.
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系统和逻辑—语义关系理论,分析小说Working Girls(《非常难女》)第四章中语码转换的类型及其使用,探讨汉英语码转换在构建文学语篇中衔接手段的作用,可以揭示出新加坡多语社会里使用语码转换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40.
二十一世纪日语语法研究的一个新动向是主张把以动词为代表的用吉问题放在句子结构中以及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来加以研究,也就是说更加重视用言本身的结合能力,本论文顺应这一语法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从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角度出发,结合「N に A」这一结构来探讨形容词(A)的语义特征、「A」与「に」和「N」相互关系,同时,更好地揭示「N に A」结构的本质特征,以此来指导日语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