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经理人》2008,(7):115-115
2008年5月12日,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7.8级地震,这次地震给的锦湖轮胎灾区同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灾情十分严重。地震发生后,下属所属锦湖韩亚集团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向灾区捐款20万美元(约人民币140万元)以及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受灾群众捐赠大量生活必须品,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  相似文献   
32.
从媒体素养的角度出发,透过检视台湾地区主流媒体"电视新闻"对日本发生的3·11大地震灾难新闻再现情况,进一步比较"报纸"的民意论坛与"网络"乡民的意见讨论有何差异,呈现台湾主流媒体所再现的灾难新闻与台湾民众所关注的灾难新闻究竟有何不同,据此讨论当代主流媒体在处理灾难新闻时究竟应扮演何种角色的具体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电视媒体对于灾难新闻的再现是所有媒体中较单一,也较会呈现"灾难秀"的媒介;报纸的民意呈现,以对政府期待灾难的处理、关怀社会国家的面向作为意见呈现的主轴;网络的意见讯息则是较为多元、积极性与行动力。本研究认为,电视主流媒介应多参考贴近民意的讯息呈现,才能使灾难新闻发挥对社会帮助的功能。  相似文献   
33.
西藏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受两大板块运动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区之一.由于受史料的限制,学术界对早期西藏地震灾害的研究相当薄弱,尤其对宋代西藏地震灾害及其应对的研究,则几乎为空白.该文利用现存的藏文史料,以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宋代西藏地震的时间、位置、强度、次数、构造体系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对地震造成的灾害及其西藏地方政府和寺院对震灾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灾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分所有建筑物的重建是灾后复兴的重要环节之一。区分所有建筑物全部灭失时,应依据《物权法》第97条决定是否予以重建;部分灭失时,可依据《物权法》第76条决定是否予以重建或修缮。抵押权原则上不及于重建后的房屋所有权,并应就部分灭失重建情形中的抵押权行使方式作出限制。数栋建筑物构成的住宅小区的灾后重建,原则上应由灭失或遭严重破坏的该栋建筑物的业主或原业主决定是否重建。在采用多数决决定是否重建时,应对反对重建的少数人的利益进行特别保护。因修改规划而导致当事人合法权益受损时,应依法对相关当事人予以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35.
薛海 《社会工作》2008,(11):15-16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汶川这块丰沃土地的平静与安宁,也吞噬了数十万同胞的幸福生活。一场凝聚着党和政府、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的爱心接力也随之展开。作为一项追求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福祉的助人职业,此时此刻社会工作更加不能缺席,其科学、规范和人性的服务输送方式,使它在地震救灾具备了独特的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36.
5.12震灾中的慈善捐赠既发挥了中国传统模式的作用,也展现了网络时代互联网的重大作用。在此背景下,多元化的慈善主体和慈善方式已经逐渐形成,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环境依然不容乐观。过于保守的立法思想以及相关重要制度的缺失都将严重影响多元化慈善力量的培育与发展,又由于缺乏有效竞争,我国慈善组织的自律与监管制度都还亟待建设与完善。5.12震灾中的经验是我国慈善捐赠法制化的珍贵素材,认真反思与研究这些素材将是我国慈善捐赠走向法制化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7.
灾难激活生命信仰 在2008年四川震灾以前,谈及信仰,经常会有人慨叹“中国人信仰缺失”。原因多种多样,有政治形态,有文化特质,当然也有历史和宗教。但在四川震灾之后,相信没有人会否认这种声音会成“中国信仰从多元的、多层次的转向空前一致,核心信仰共同指向生命信仰。”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从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入手,分析央视等国家媒体的四川震灾报道为何能为中国形象增色,指出尊重普世价值、突出真实性和提高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建构良好国家形象的三个重要因素。论文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媒体与国家形象间的关系,才能使媒体在建构中国的国际形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创新》2008,2(3)
<正>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2008年6月3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认为,虽然,目前很难就地震灾害对经济影响做出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但是,根据以往海内外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及其管理经验来看,社会各界的参与救灾行为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40.
任方 《金陵瞭望》2008,(24):80-81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但是在这场特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当地人防部门反应滞后.人防应急救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自然灾祸考验了人防工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