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36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76篇
管理学   261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270篇
人才学   179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047篇
理论方法论   465篇
综合类   6744篇
社会学   747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644篇
  2011年   782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767篇
  2008年   936篇
  2007年   809篇
  2006年   715篇
  2005年   651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 ,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 ,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 :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 ,否弃艺术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 ,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结果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论语文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语文素质教育为背景 ,联系中国诗教传统、新诗创作的发展和当代教育的历史转型 ,论述新诗的审美教育价值 ,包括培植理想精神、开启个体心智、蕴蓄生命激情和提升艺术地驾驭母语能力等方面 ,均有其他文体所无法取代的独特的美育价值。在此基础上 ,倡导注重美读、点拨和陶冶这些新诗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3.
谢灵运对于山水诗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对诗歌题材的开创上 ,而且在山水审美、山水人格、山水艺术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审视角度。他在与山水的息息相融中 ,不断追求人格的超越和艺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4.
文章从《庄子》理想人格的超越性、真实性与自然性、自由性和审美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其特点 ,并指出达到《庄子》理想人格的途径是“忘”、“守”。在此基础上 ,对《庄子》理想人格做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5.
西方传统美学的知识求美导致了西方传统美学面对失去精神家园的尴尬。生命美学对审美价值的主体回归就是对以上情况反思的必然结果。生命美学有其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审美价值向生命主体回归是美的本质 ,美是生命自由体现的最好阐释。  相似文献   
106.
面对当代中国"去政治化"的历史逻辑,汪晖的"政治化"策略是我分析问题的前提。首先,我试图阐明批评在当代语境中的位置和可能性。其次,我将以分析一个电影画面开始,实践针对审美形式的政治化策略。通过综合詹姆逊、伊格尔顿和齐泽克等众多的理论资源,我尝试揭示"形式"背后的中国当代意识形态以及改革后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07.
从菊花出生那天起,母亲就没对她有过好脸色。那么漂亮的一个小人儿,偏偏比别人多了点儿东西——右手有六个手指头。农村人迷信,总认为超出寻常的东西都是怪异的,于是村里人见了菊花,总是啧啧一阵惋惜之后,便摇头走开。渐渐的,她的名字被淡忘了,大家都叫她六指。六指的童年真的很不好过,她几乎忘记怎么笑了。她没有朋友,母亲对她也没有关爱。她常常一个人挎着大大的篮子到田垅里挑猪草,只有当篮子装满时,她才会感到一份安定和实在。回到村口,她吃力地挎着篮子,尽力快步向家走。她不敢停留,那些孩子,你不去招惹他们,他们也会来惹你。她怕听到…  相似文献   
108.
新实践美学和实践美学的审美发生理论都是以哲学方法取代科学实证方法,消解了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都违反了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以意识性的哲学概念为物质性的审美发生的原点;都将现代人类的知觉混同于动物的知觉,不能解释为审美所必需的形式知觉力的发生和作用.认知科学美学认为:审美发生要以人类智能的高水平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现代人类特有的形式知觉力的形成为决定性的主体条件.审美情感、审美价值、审美属性都依据这一条件而发生.  相似文献   
109.
回归自然-论张炜小说审美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大自然的歌者,他在小说中不仅描绘了一个个宁静、优美而又富有生机的自然世界,而且他从自然出发来理解社会人生、塑造理想人物.回归自然就成为他小说中的价值取向,回归自然意在返回生存的本真状态.受到张炜否定的是异化的社会和人,以及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观念;他高度赞扬了自然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0.
海德格尔诗学是当下人类魂灵救赎的武库,它从建筑、生态和审美三个维度所揭示的“人诗意地栖居”思想是海德格尔所倡求的人的生存论主题。而在此主题视野下反思人们当下之“居”,却是脱物、脱自然、形而上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种种遮蔽。对于人们当下之“居”,应追求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和统一,从建筑、生态、审美三个维度来努力实现人之为人应然的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