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90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651篇
社会学   2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文化的特点,语言交际要受到文化语境的制约。文章通过对日本人的语言交际产生影响的文化语境因素进行分析,来探讨日语教学中应怎样将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的习得有机结合起来,以期对日语教学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2.
熊辉 《兰州学刊》2011,(6):176-179
文章首先论述了五四前后日语在西方诗歌译入中国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日语桥梁作用的形成原因,进而阐明了真正决定日语中介角色的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诉求,而非诗歌发展的内需。  相似文献   
103.
○沈老师,您好。谢谢你抽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是我们海外汉学中心的客座教授,去年您送给我们中心一本您新出的书《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2010,中华书局),您的这本书书名是讨  相似文献   
104.
日语授受动词由于其蕴含了"内外意识"、"恩惠意识"、"上下关系"等日本特有的文化,使非母语的外国学习者掌握起来十分困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了解日本社会的历史、文化、习惯等方面的特点造成的。因此,掌握一种语言,切不可忽视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明白了中日两国间恩惠意识的差别之后,便应该从母语和本国文化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体会日本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点,以便更加精准地使用这种语言。  相似文献   
105.
明治时期,日本国全面地向西方开放,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的文化。而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无论是形而下的还是形而上的——都必须首先将那些本土所不曾有的器物、思想、观念等相关概念,从西语翻译成日语。日语原本是由汉字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6.
汉字作为中日语言各自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各自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形成了中日汉字字形的差别。比较两国汉字字形,二者存在关联:完全相同、完全不同和部分相同。其中完全不同的原因是日本人创造的"国字";部分相同的原因是对异体字和繁体字的不同使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介绍记忆法在医学博士生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重点说明了如何从日语的声码、形码、意码方面着手 ,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08.
随着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交际教学法渐为高校教师所接受。教师在肯定以交际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应看到传统教学模式在词汇与文法教学上的优势。正确运用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才能切实发挥交际教学法在商务日语精读教学中的效用,使学生真正达到高职高专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09.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我们思考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此概述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就业能力的意义,提出了提升就业能力视角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0.
实践证明,"高级日语"课程教学中传统模式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灵活灌输与渗透可以让"高级日语"课堂焕发生机,使整个课堂处于动态互动的氛围之中,真正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掌握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