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8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155篇
管理学   2480篇
劳动科学   169篇
民族学   277篇
人才学   445篇
人口学   370篇
丛书文集   2649篇
理论方法论   513篇
综合类   7818篇
社会学   1238篇
统计学   107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63篇
  2015年   625篇
  2014年   1209篇
  2013年   1119篇
  2012年   1221篇
  2011年   1312篇
  2010年   1150篇
  2009年   1205篇
  2008年   1610篇
  2007年   1037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766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368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利用北京市6个区183份生猪养殖场户问卷调查数据,研究生猪养殖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行为与意愿,并运用有序Logistic实证分析生猪养殖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猪耳标佩戴、档案建立、检疫合格证获取等关系猪肉溯源实现的基础性工作开展较好;养猪场户对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水平整体较高,65.03%的养猪场户知道猪肉可追溯体系;信息强化之后,养猪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程度较高,84.66%的养猪场户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生猪销售、时间精力、养殖监控、政府号召、收购商要求、追溯认知、年龄、养殖年限、养殖规模显著影响养猪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从加大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力度、鼓励支持生猪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大力扶持和落实动物标识责任制和基层档案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2.
影响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农户角度,通过入户调查和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家庭所在区域、城市购房打算等社会化因素,和土地收入、土地社会保障等土地功能因素对土地流转意愿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社会化因素和土地功能因素对土地流转意愿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3.
从宏观层次和空间创业视角出发,选取1998—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和农村在创业水平、地区分布、产业和部门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和动态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区域特征对城乡创业差异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创业活跃度远超农村,其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城乡创业差距最小,西部差距最大;城乡创业活动在产业和行业的分布特征相似,均是第三产业创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上,"社会服务业"创业的比重在逐年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城乡创业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城乡创业差异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4.
从创新链视角来看,科技创新中心是新知识、新技术、新产业的策源和集聚中心,包括科学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三个组成部分.选取相应的核心衡量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个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研人员的增加、科技基础设施的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加促进了科学创新中心的形成;R&D资金的增加、R&D人员投入的提高,促进了技术创新中心的形成;高比例的高水平人才、提高高技术产业就业密度、增加高技术产业经费投入、较高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水平能够显著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促进了产业创新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5.
以百人工程为例,对人才政策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问卷统计,将影响因素分为政治支持、经济支持、舆论支持和社会服务四个维度,将人才的发展归结为学术科研、参政议政、社会地位三个方面,运用相关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人才政策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支持对学术科研有显著影响;经济支持和社会服务对参政议政有显著影响.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更好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经济支持力度,提高人才服务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96.
加强地市碳减排、提高地市碳排放效率是山东省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构建考虑能源替代效应的RAM模型对山东省地市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运用Moran’s I自相关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7地市碳排放效率呈现空间聚集效应,多数地市表现为空间依赖性;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化对碳排放效率有负向影响,对外开放与科技支持水平对其有正向影响;各地市可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合理推进城市化、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增加科技投入、完善区域碳减排合作机制等提升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197.
学术界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从多角度界定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内涵,从多层面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特别是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扩散机制和协同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但现有研究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内涵方面忽视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因此在制约因素和运行机制中没有根据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展开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注意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协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8.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三口家庭。随着独生子女长大成人、结婚成家,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父母迈入老年,其独特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得他们养老问题尤为突出。从养老的角度来看,国家近年大力推行的“二胎政策”也是为了相对缓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压力。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基于CGSS2013年综合调查数据,以城市独生子女父母为调查对象,对其“养老主要由自己负责”以及“养老主要由子女负责”两种养老观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面临的养老困境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9.
妇女的社会地位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文章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分析方法,从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研究了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因素。研究发现,夫妻受教育程度差异、夫妻收入差异、受教育程度、收入、妇女自我认可程度对其社会地位有显著的影响。同时,通过两年的边际效应分析,夫妻差异、人力资本、社会经济地位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程度减弱。分样本回归表明,农村和城镇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一定提高,但妇女社会地位仍存在城乡差异。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应整合政府、社区、就业单位、社会舆论、家庭、女性个人等方面资源,形成合力以促进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0.
梳理村落空间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研究路径、理念和趋向,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过程转向"和新人文地理"文化转向"中回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建构的学理基础以及现实因素,构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过程演变与反思的整合性框架,有助于引导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