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183篇
劳动科学   59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412篇
理论方法论   84篇
综合类   930篇
社会学   179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51.
刑事诉讼的两大基本价值是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往往是以牺牲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权利为代价,其结果使刑事诉讼的两大基本价值不能很好的兼顾。在比较研究各国相应规则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立法和司法现状进行分析,建议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52.
今年以来,山西省临汾市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专项行动,该市实施了重奖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单位或个人给予5000~5000元的奖励;对重大违法行为的举报,给予50000~100000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53.
最新资讯     
《四川统计》2008,(1):3-3
防止非法集资风险传递到保险行业,高油价是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之一,我国亿吨港口数跃居世界第一,2008年开征物业税先从商业地产开始,财政部计划开征10%原油税  相似文献   
154.
行为人利用ATM机故障非法提款,其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都说明已经构成犯罪.利用ATM机故障非法提款不是基于不当得利的代为保管行为,不构成侵占罪,也不是恶意透支,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利用ATM机故障非法提款行为应定性为盗窃金融机构.不过在量刑上应对"数额特别巨大"作新的理解,并注重刑法第63条第2款功能的发挥,以避免处刑畸轻畸重.  相似文献   
155.
对商贩之死的抗争——以1926年"陈阿堂案"为讨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年8月,上海小商贩陈阿堂被发现死于日轮"万里丸"上,史称"陈阿堂案",日方依仗强权与特权,对案犯极力开脱与庇护,中国朝野政治力量及社会各界掀起了大规模的抗争。本文主要依据《申报》等近代文献对该案的追踪报道,探讨近代中日不平等外交背景下中国各界不同的抗争形态及诉求,及由此透视出来的近代中日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6.
2007年6月8日的《人民法院报》报,道了题为《一个决定与众多少年犯的命运》的文章,一名从小酷爱枪支、抱有“军人梦”的17岁少年,自己改造出两支具有杀伤力的火药枪,因为犯非法制造枪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尽管他还是青春少年,但是按照我国相关制度,曾受刑事处罚的“污点”将伴随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7.
你相信么?8年前,赖小卫的父亲一病不起撒手人寰,留下11万元的巨债。债主们纷纷登门逼债之际,年仅15岁的小卫挺起脊梁站了出来,掷地有声地说:"放心,爸爸欠你们的钱,我来还。"  相似文献   
158.
以“山西黑砖窑案”的司法实践为着眼点,对我国刑法中的“强制职工劳动罪”进行了实然分析和应然建构,认为我国刑法中的“强制职工劳动罪”存在犯罪主体、对象、行为方式规定狭窄、量刑单一化、罚金刑不合理等缺陷,并对这些缺陷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59.
数据     
《领导文萃》2007,(1):11-11
全国审计党政领导干部21.5万人;海关税收首次突破6000亿元;2006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66亿美元;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8亿元;2006年前10月涉众型经济犯罪案涉资175.1亿;  相似文献   
160.
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问题是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解各方存有较大的差异,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到对认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有重大影响的三个因素才能确立起属于中国且符合世界潮流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