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47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尽管艾米莉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她的女权主义倾向在《呼啸山庄》中却表现得非常明显。作品中女主人公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之间的灵魂一致,生死相恋,表现了艾米莉希望女性能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而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却展示女性面临的情感困境和社会习俗的障碍。艾米莉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力量和精神力量将资产阶级传统的道德标准颠覆,她不愧为是19世纪女权主义萌芽初期的优秀作家。  相似文献   
42.
独龙人对于以人鬼恋为典型特征的梦魇的理解,客观上表明这个民族曾长期处于万物有灵的信仰阶段。从表面上看,独龙族的砍鬼巫术虽然以人鬼恋为直接起因,实际上折射出人类处于封闭、恶劣自然条件下的恐惧和迷茫。通过研究砍鬼巫术的文化根源,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独龙人在历史演进中一度备受环境压抑的精神状态和寻求自由解脱的深层心理。  相似文献   
43.
一百多年前,当“誓死不降清妖”的一支回民起义军摆脱了清军的追剿,进入俄国境内后,托克马克成了他们的第一个落脚点。 托克马克,我国唐代称其为碎叶。作为丝绸之路北道进入中亚后的一个重镇,曾与中原有过密切的政治经济来往。 如今,本文作者来到这座当年接纳和善待了回民起义军的城市,开始寻访历史的肪络和飘落在远方的炎黄子孙即东干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4.
风景描写除了具有传统叙事学的功能外,还是一种文化阐释的产物,涉及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和身份意识。抗战文学中的风景描写促进了民族认同,因为风景是一个中立的素材,它的描写手法有利于民族动员,它是民族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是民族的物恋对象。风景在不同的历史和政治文本中具有重大作用,风景的意义围绕着人的主体性而构建,它弥合着主体自身宿命般的罅隙,使之获得恋物癖的快感。  相似文献   
45.
彭定安 《理论界》2008,(12):1-1,F0002
叔弓同志年届七十有五,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近期收集散逸聚为文集,实在是一件可赞可贺之事。他约序于我,我以多年交往之谊白当应命,但仍踯躅以为僭越。然而,盛情难却,却之不恭,我只得勉力为之。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以《离骚》为文本,以《山海经》神话为主要依据,试图从政治理想、生死观念、文化取向三个方面,探寻屈原以宗族之恋为主的独特的精神境界、文化体系及其重要的思想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47.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张爱玲在《金锁记》里一开始就渲染  相似文献   
48.
费利西黛是20世纪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母亲大人>中的女主人公,而汪母则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寒夜>中的重要人物.这两个形象在人生经历、畸形母爱以及因此造成的悲剧结局等方面具有可比性.造成二者悲剧的原因有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心理、性格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49.
赵青云 《经营管理者》2013,(25):348-348
07年由童年导演的MTV音乐电视《康美之恋》通过其别具一格的方式,展现了药业广告的另一条道路,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广告体验,可以说,这种将声、色、情、形、意完满的结合的药业广告,对提升企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滋味可以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50.
马来西亚诗人吴岸的不少诗作,非常专注于地方感的挖掘、记录与书写,如他的早期作品《盾上的诗篇》《达班树的礼赞》《重上拉让江》,到他晚年,更是以一整本诗集叙述其故乡古晋的共同存在感,以及巷道、街景、老屋、市貌等等的描绘,处处展现了他作为大马诗人对乡土家园的一份恋地情结(topophilia)与存在之思.通过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地志书写,讨论吴岸是如何透过其诗作,去感觉、想象、记忆其笔下的地方与地景叙述,以其所建构的文学景观与空间场域,透显着内心对砂劳越的认同意识,由此,探析此类诗作的书写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