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351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86篇
丛书文集   244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544篇
社会学   91篇
统计学   1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意见领袖是社会网络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节点,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网络关系,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意见领袖的识别和影响,而对于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却少有探讨。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将意见领袖所依存的网络划分为社交网络和消费咨询网络;与社交网络(例如微信)相比,消费咨询网络(例如美丽说、蘑菇街)信息分享和获取的特点更为突出,并且网络关系不再是现实人际关系反映,而是代表了信息的流动。在这一研究情境下,本文分析了网络节点的信息创造和网络结构对于网络关系构建以及意见领袖形成的影响。基于13年的网络演化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1)创造和提供信息能够显著地提升关系构建的概率和关系数量的累积,从而推动意见领袖的形成;(2)并且高质量的负面信息所带来的效果更大;(3)偏好连接、结构等价、互惠性和相似性等网络结构变量也能够很好地预测潜在关系建立的概率;(4)从最终网络关系演化的结果看,信息创造和网络结构对意见领袖和非意见领袖的关系构建影响力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2.
会计信息在市场和公司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进公司的透明度,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市场参与者会根据公司所披露的信息不断调整预期,并进而做出投资决策.信息披露频率的不同,对市场参与者预期调整及时程度的影响也不同,公司的透明度也相应可能会产生不同.本文针对信息披露频度对市场参与者决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自愿披露公告频率高,对市场参与者的决策有促进作用;而未发现强制性定期披露的报告能够有效影响投资者决策.  相似文献   
113.
在英美判例法中,预期违约包括预期拒绝履行和预期履行不能两种形态.此外,美国《统一商法典》、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及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还规定了另外一种形态的预期违约,即推定的预期违约.大陆法系中的不安抗辩与推定的预期违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与默示预期违约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  相似文献   
114.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影响因素: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年份里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即货币流通速度在持续下降。本文分农业和非农业两个部门考察了中国不同部门的货币需求行为,验证了非农产业的边际货币需求倾向远大于农业部门。这意味着改革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新增的货币量不仅要满足总体经济增长的需求,还要满足非农产业比重上升所引致的需求。因此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增长速度便会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增长的货币供应不会全部体现为通货膨胀。这为认识中国的货币需求行为以及解释改革以来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15.
鲍德里亚认为,物品成为某种文化符号从而使消费预期使用价值相分离乃是消费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实在古代(例如中国西周时期的贵族社会)物品也同样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只不过那是政治权力的产物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看上去"在消费面前人人平等"的消费社会较之任何一种物品都确证着使用者政治身份的古代社会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在处处离不开金钱的消费社会,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如何自处呢?中国古代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6.
理性预期革命在当代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已成为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主流。本文从理性预期的视角探讨公众的理性预期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实践,分析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真正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对我国合同法规定的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两大制度加以比较,并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18.
2 0 0 3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的第一年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新步伐的重要一年。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困扰经济增长 ,治理需求不足问题仍是我国现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其原因的分析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解释 ,诸如经济周期论、体制论、世界金融危机论、供给过剩论等等。本文阐述了心理预期因素对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 ,提出了心理预期对其有重要影响 ,但是并不构成内需不足的最终根源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9.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必然涉及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所有制转轨的关键,这决定了俄罗斯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性.俄罗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途径是私有化,并主要分为小私有化与大私有化两种方式进行.总的来看,俄罗斯私有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而且也较为顺利地实现了私有化的目标:建立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俄罗斯在对城市的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的同时,也对农业进行了改革.农业领域的改革主要涉及农业土地私有化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改组等问题.尽管俄罗斯的农业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但随着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农业政策的调整,其农业已出现好转态势.  相似文献   
120.
略论中国人的经济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的经济心理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主要的如农业经济、差序格局、人口过剩以及富贵结果的直接追求。在此基础上便有对未来不确定性采取一种实用理性的态度,没有韦伯所说的姑且采取一种非理性的假定,结果就是预期时限相对短暂、对利益也采取极其直接的使用态度;进而派生出一些具有中国特点的经济心理现象,如消费上的量入为出、投资上的保守与激进并存、有限的信任、面子经济与人情经济、敬业精神的缺乏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心理的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