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60篇
社会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TFA概念中预设、蕴含及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TFA概念和分析方法,探讨预设、蕴含和断言之间的区别及运作特点。从TFA视角,解析例句的预设、蕴含和断言之间的意义及关系,深入句子内部分析话语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了解严格意义上的预设与蕴含、蕴含与断言之间的区别,及预设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使识别真正意义上的预设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12.
语用预设也叫语用前提,是指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经知道的常识,或者听到话语之后根据语境可以推理出来的信息;它并不在话语的表面显示出来,而仅仅包含在话语之中。语用预设具有情景性、共知性、隐蔽性、动态性等特点。预设作为一种潜在的话语信息,在话语理解和会话交流中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尽管人们有时对它并没有明显的意识。了解语用预设的特征,掌握语用预设策略,对提高教师言语行为质量,增强话语表达效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13.
214.
语言的表达与接受是发话方与受话方两者之间互动博弈的过程,语用预设亦是如此。从表面上看,语用预设的受话方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处于被动地接受地位,但实际上,受话方在接收预设信息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对发话方给出的预设信息加以判断、过滤和筛选。研究从受话方的接受心理角度出发,以受话方被惹怒的缘由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语用预设的受话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语用预设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15.
216.
217.
语用预设是相对于语义预设而言,从语用的角度对话语的预设进行分析.就交际过程而言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就其本身而言则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利用语用预设的这三个特性于文学创作中,可以制造笑料,传达潜在信,揭示人物深层心理,营造矛盾冲突,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18.
文章在语用学理论的框架内对汉语反问句的使用进行了探讨,认为汉语反问句是一种可以用来取得明显对比效果的语言手段:既可以提高,也可以降低语言的礼貌程度。而且,反问句的使用还与中国文化中特定的社会习俗密切相关。文章对反问句中的语用预设也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鉴于反问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语用失误,文章建议人们使用反问句时一定要谨慎.  相似文献   
219.
一名优秀的教师,如果想上一节高效而又精彩的优质课,则必须学会问课。教师只有学会问课,积极问课,才能使学生享受到接受知识的喜悦,进而做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20.
语用学早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然而在语用学的例子当中,预设和焦点的问题曾一度被认为是难以理解的,且预设和会话含义之间是否存在着共通性,也是令很多人迷惑的。本文从以上两个角度出发,试通过举例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试做出一定的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