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677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汉语史资料、当代方言资料及类型学研究都表明汉语方言中存在"量词→指示代词→名词化标记"这样一个语法化链条。海盐方言中"个"的语法化过程较完整地保留了该语法化链条的演化路径,充分证明了该语法化链条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统。这可从语法、语义及语用等各个层面解释促使该语法化过程发生的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72.
语用原则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英语听力理解问题,对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语境、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等语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英语听力教学的具体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73.
标记理论在语言分析的各个层面上均有独特的功效,在语义层面上也不例外.在讨论标记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层级反义词的语义标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进一步揭示该词类的语义特征,深化人们对它们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4.
在长春及周边地区方言的日常口语中。话语标记“讲话了”的语义可分为三种类型:引进公认的道理,为自己所说的话增强说服力;委婉表达自己的不满,避免直接伤及对方面子;让听话人注意某一事实。“讲话了”还有几种不同的变体,位置灵活。话语标记“讲话了”应该是从完整小句“X讲话了”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75.
在日常会话中话语标记语“不是”可以标记多种言语行为类型.这些类型与其后续句中的句类有着密切关系.其中疑问句出现的比例最大.另外,“不是”标记的言语行为类型之间存在共性,都受到“不是”的核心义即标异性的限制.  相似文献   
76.
话语标记语在话语交流中传达的是非概念义,而是语用义,表明说话人情感及态度。话语标记语的语用信息和语义、语法信息一样,是学习词典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中话语标记语语用信息收录方面存在话语标记语词目词缺失、语用义和概念义混淆、语用信息量不足等问题;在表现话语标记语语用信息方面,主要使用释义和例证,其他微观手段使用频率非常低,宏观手段无一使用来介绍语用信息。因此,建议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充分重视话语标记语语用信息,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即从研究语料库、增设语域标签、采用“语境引导词”方法、使用参见、采用‘‘用法说明”等方法来展现其语用信息。  相似文献   
77.
广州话句末"先"的话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香港大学香港粤语口语语料库中出现在句末的“先”字进行考察 ,并从话语结构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发现 ,句末的“先”有两类 ,一类可还原成普通话的“先” ,另一类不能还原。不能还原的“先”主要的功能是充当话语标记 ,标示话语中暂时需要打断的地方 ,是一种会话管理的手段。这种较新的用法应该是由表示时间或次序先后的副词“先”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78.
话语标记是口头交际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话语标记对话语的生成与理解起到引导和制约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话语组织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口头交际中常见的几种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对话语标记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系统地比较、分析,对英汉被动语态的一些特征作一次概述。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被动性、被动语态的结构特征和被动形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80.
英语词尾-e的逐渐消亡是语言自身通过放大系统中不对称差异,迫使其低维子系统对称破缺,实际上是依靠概念隐喻以牺牲其结构上的对称美来换取话语的经济效率,用经济的话语表达最充分的信息。而语法化是造成语言内部语法标记和结构渐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