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3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341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6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627篇
理论方法论   131篇
综合类   1819篇
社会学   426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21.
童岭 《社会科学战线》2022,(2):93-103+281-282
唐代的南山大师道宣,是四分律宗的鼻祖,也被佛教史学者称为"中国佛教史学之父",在中国乃至东亚佛教史上有着不灭的光辉。在道宣涉及"佛教历史"的三大著作《续高僧传》《广弘明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之中,《广弘明集》与《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均成书于麟德元年。特别是对于深感天年将近的道宣来说,《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可以说寄托了他最后的深意。从《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的北周末年至隋代的佛教史"感通"叙述中,可以探究道宣对于隋代重兴佛法的深意。通过对隋文帝手敕修建的相州大慈寺塔、隋京师日严寺石影像等条目的分析,将其与北周武帝的废佛灭法、隋初的尉迟迥反叛、隋末杨玄感叛乱、大业六年弥勒教盗贼之乱等事件相结合,可窥视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佛教史书写的背后之意。中古时代末法思想盛行,道宣力图对隋文帝与隋炀帝采取不同的叙述与评判立场,其实隐含了他对唐高祖武德沙汰令的否定以及末法危机感,也蕴含了他对唐高宗、武则天护法的希望。  相似文献   
322.
准确把握影响大学生创新的因素及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文章采用问卷对重庆大学2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感知的教师创新支持都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对困难的应对方式基本积极。大学生在4个问卷上的得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更好地预测创新动机,教师创新支持和应对方式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创新动机,创新自我效能感起到了中介作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323.
创新个体的效能感与其创新能力间存在着密切的正向相关性。构建大学生创新效能感的测量模型对进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有着显著的辅助作用。在理论研究的前提下,将大学生创新效能感划分为自我肯定效能感、替代性效能感、领导能力效能感和支持寻求效能感四个维度,形成创新效能感的测量模型,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大学生创新效能感测量模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4.
中国古代文学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密切。一年有四季,而四季气候有别;不同的气候决定了四时迥异的“物容”或物候特征;气候及物候影响着古代文学家的“感物”方式、文学表现内容。古代文学家在四时物候的感召下,创作了海量具有鲜明季节性和抒情性的文学作品,形成了具有多种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四季”文学抒情范式。  相似文献   
325.
古代儒家成系统的诗论 ,出自对《诗经》的解读 ,较早的有鲁、齐、韩、毛四家。四家说诗互有异同 ,但无论是讲诗言志 ,或是以比兴言诗 ,还是谈风雅正变 ,都以“美刺”为一贯之宗旨。这成为汉代诗学思想体系最显著的特征 ,奠定了中国传统诗歌理论批评的政教纲领  相似文献   
326.
略论无名氏与《无名书初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厉向君 《齐鲁学刊》2001,(5):142-144
无名氏是一位有着独特创作风格却长期被忽略了的作家。无名氏及其作品被读者所认识首先是80年代海外华人文学的“无名氏风”吹到了国内,之后才陆续出现了对无名氏创作的较为容观的评价,并肯定了《无名书初稿》是一部具有艺术创新意义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327.
"三困生"疏离感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困难生、生活贫困生和思想困惑生(以下简称"三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是目前高校关注的重点,然而相关研究甚少.该文从疏离感、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对712名大学生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将对高校"三困生"的心理援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28.
苏词主调是介于豪放和婉约之间的清雄风格.既阔大雄壮、也不乏轻柔细巧,更多的是通脱豁达,微笑面对现实,以旷达作结.面对贬谪的人生际遇,面对名利世俗,面对相思别离,词人都能表现出潇洒与旷达.这与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特点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9.
甲骨文中的"告"是统治者在政治活动和宗教活动中的政治行为。与"告"相关的"祰"和"诰"都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风"是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和教化,在统治教化民众时,"告"(包括"祰"和"诰")是"风"的工具,"雅乐"、"雅言"、"雅文化"是"风"的具体内容。周朝,人的价值得到抬升,人民的思想相对受到重视。统治者用"雅文化"影响地方文化时,地方文化必然反过来影响"雅文化",因此,"风"是一种双向的运动。统治者在统治和教化劳动人民时,使用了行政手段和文化手段。  相似文献   
330.
道德冷漠感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冷漠感"一词在现今的社会中正为人们所知,它是社会道德的一种消极现象,是人们道德感的麻木和冷漠,也是人们的道德行为畸形发展的一种状态。道德冷漠感产生的原因在于文化、社会制度及个体等诸多层面。面对这样一种消极现象,应从个人、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