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5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玄武区域内机关院校林立.风景名胜众多.这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玄武区市容人超前思维、大胆创新.响亮地提出了“清洁环卫”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不仅要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加清洁.并且要让环卫工人在更加清洁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为达到这个目标,该局着力于破解“六大难题”。  相似文献   
82.
鼎湖在鼎湖山上,或说四面环山,是肇庆市的一大风景名胜。鼎湖山处于北回归带(北纬23.08°、东经112.35°),有旭日卫青嶂,晴云洗绿潭之美,更有物种基因库之誉,生长着高级植物2500种,其中22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着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河岸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83.
杭州西湖孤山梅花名胜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孤山梅花始盛于中唐,有梅株遗传至宋初。林逋生前孤山隐所植梅不多,整个北宋时期孤山梅花分布也极有限。南宋孤山皇家园林植梅盛极一时,凉堂、西村植梅都有数百株。元初孤山梅株被毁,元顺帝至元五年江浙儒学提举余谦修葺林逋墓,建亭植梅以为纪念,奠定了后世孤山林逋遗迹纪念性植梅的基本格局。林逋植梅三百六十株的说法出现于万历年间,应是基于元明以来林逋墓地植梅规模的一种想象,没有史实依据。  相似文献   
84.
罗浮梅花村之成名得力于传柳宗元所撰<龙城录>和苏轼松风亭咏梅作品.<龙城录>所载赵师雄罗浮梦仙故事漏洞不少,应是编述苏轼咏梅诗意而成,两者共同构成了罗浮梅花村传说的源头.罗浮山梅花村于南宋淳祜四年正式出现,时任惠州知州的赵汝驭主持开辟石洞登顶之路,于所见"寒梅冷落"即传赵师雄醉醒处设立门牌日"梅花村",并大量增植梅花.从此罗浮遇仙之事有一个称为梅花村的明确遗址,并且逐渐成了罗浮风景区一道著名景观.随着惠州地区社会发展尤其是罗浮山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的开发,人们进出罗浮山和登山的路线不断变化,所说梅花村遗址也与时迁移,宋元人所说梅花村在石洞口,而明清人所说则移至五龙潭南.罗浮梅花村乃至整个罗浮山的梅花种植规模无足称道,但神奇的掌故传说、苏轼的影响以及所在罗浮山的岭南名山、道教圣地的历史地位却赋予罗浮梅花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85.
国家风景名胜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能否顺应市场价值规律的发展上市经营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前人相关的研究为基础,对这一焦点的正反两种观点进行剖析,进一步提出两者聚焦的关键所在:即上市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能否恰当地处理好国家、地方以及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笔者希望能通过“门票性质的重新定位”;“政府规制”;“保护职能的‘内化’”;“建立环境质量保证金体系”;“建立人人参与的监督机制”等多个环节的有效举措,能最终实现这三种利益的共享.  相似文献   
86.
普达措中的“措”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所以有人又把“普达措”理解为“普渡众生抵达彼岸”,听导游说那里最著名景点是属都湖和碧塔海。  相似文献   
87.
在川西嘉绒藏区的白云深处,傲然耸立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神山——墨尔多神山。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美丽的凤凰飞到了墨尔多神山,被山的美景所感化,随即化成千千万万美丽迷人的美女,于是,墨尔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  相似文献   
88.
“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西安。”西安是历史爱好者的必游之地,因为这里拥有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相似文献   
89.
53九疑山     
九疑山位于湖南省宁远县城南约三十公里处。也称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因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且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故名。  相似文献   
90.
宝儿 《今日南国》2008,(19):20-21
向往张家界的奇山异水已有多年了,一直苦等不到同路者,于是独自踏上了赴张家界的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