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41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65篇 |
社会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历经百战,没有任何军事专著,但却在其丰富的军事实践中展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华,其良好的将帅风范,具备了《孙子兵法》的“智、信、仁、勇、严”五条“为将之道”。其将帅风范可归纳为五方面:智谋勇略、临机制胜;治军严谨、甘苦与共;轻财好义、赏罚有信;规划器仗、训兵有素;仁爱部下、知人善用。 相似文献
72.
今年是近代学术文化巨人梁启超诞辰140周年.梁启超生前功绩卓著,著述丰富,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然则,由于梁氏所处时代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时代,新东西和旧东西有时不容易鉴别和评价.加上梁氏本人常常解剖自己,坦陈自己的弱点,“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昔日之我战”.因而人们对梁启超的评价存在分歧,有的人认为他在学术上“量过于质”.我们通过剖析他倡导“史界革命”、广泛输入西方新学理、猛烈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祸害、开创近代学术新范式,和兼擅恢宏渊博与专深研究的学术风格等项,并及他一生活动所表现的强烈爱国精神,就能对其历史地位作出明确的评价:他是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是出色的启蒙思想家,是杰出的爱国者和近代学术文化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73.
正王艳萍教授多年从事李大钊研究,曾参加过《李大钊人格风范》、《李大钊史事钩沉》等书的编撰,近年来更是日益精进,不断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李大钊与唐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40万字)就是她从事李大钊研究的代表作。该书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李权兴为学术顾问,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永山、著名学者张静如分别作序。综览全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一、河北学者撰写的有关李大钊研究的首部个人专著。回顾李大钊研究的学术史,如果不计李大钊逝 相似文献
74.
农业大国靠天吃饭,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熟人社会以“和”为贵,催生出“君子风范”的礼仪文化,二者共同展示了礼仪之邦的深刻内涵与致命缺陷。为此,本文在深入揭示礼仪之邦形成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了古代中国“君子”终难形成“风范”的深层原因及深远影响,试图对形式主义泛滥的社会现象作出哲学文化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75.
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教师担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本文具体从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具体的责任感、师表风范、学识态度等方面做了浅显的阐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欧阳友权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3):93-96
蒋孔阳是一位融人格、生命、学问和美于一体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被誉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总结形态".历史地评价蒋孔阳美学思想,需要把握学理认知的两个评价维度:世纪中国维度和世界美学维度.亦即在纵向上,看其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贡献;从横向上定位于世界美学舞台上的中国声音.蒋孔阳美学人生的方法论启迪在于:独特的入思方式,厚重的内修之道和求真创新的治学风范. 相似文献
77.
杨德泉先生生前系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陕西历史博物馆筹建处主任兼党组书记。他一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钟情教师职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教学艺术与风格,深受学生爱戴。他献身史学研究,学识渊博,功底深厚,严谨勤奋,在唐宋史、陕西地方史等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创获颇丰。 相似文献
78.
蔡田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5):32-45
钱锺书和约翰生分别是其所在国智慧文学的代表。他们虽生活在东西两个世界两个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创作道路,可却在用文学启迪人类的智力巧思方面貌异心同。对这样两位同是博学智者的文学大家的生活阅历、独立立场、人格风范、著述谈话及渊源影响诸方面进行异同比较论述,不但有助于理解他们的个性品德、文化思想和创作成就,而且还可以接受人类智力承学传播过程中一些共通的治学精神、人生经验和智力遗产,进而启发人们在既漫长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如何选择生活并为人类智力传承完成应尽义务。两位智者尚未能在两国学术界互通有无的隔阂或生疏现象,固然有历史政治文化语言的各种原因,还表明不同国家文化交流沟通一直就有某种天然困难障碍需要努力克服,可人类的共识求同的“心理攸同”,决定了智慧文学不仅是无国界无边疆的,而且是可以认同共有的。求同比存异在互联网时代更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9.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直"臣,他将儒家理想人格的"诚"视作帝王治道之要,也视作人臣为官之要,更将"诚"作为立身行事的人生准则,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他在面对关于国家社稷、人民利益等大是大非的问题时,常是非分明、据理力争。杨万里浩繁的书牍文具体鲜明地表现了其敢于秉笔直书,犯颜直谏的诤臣形象。他这种诚实磊落、宠辱不惊的道德风范,在当今社会依然弥足珍贵,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值得人们去学习。 相似文献
80.
《荷马史诗》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广泽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2):30-32
如果说<荷马史诗>中一系列的"英雄"群像是奠定史诗永恒的艺术魅力的重要的基础,那么他们身上展示的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是这些"英雄"群像永恒生命力的深层根因.古希腊文化精神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而得到了凝聚和弘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