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75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66篇 |
劳动科学 | 22篇 |
民族学 | 37篇 |
人才学 | 76篇 |
人口学 | 20篇 |
丛书文集 | 1517篇 |
理论方法论 | 330篇 |
综合类 | 3059篇 |
社会学 | 499篇 |
统计学 | 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217篇 |
2014年 | 444篇 |
2013年 | 420篇 |
2012年 | 491篇 |
2011年 | 561篇 |
2010年 | 457篇 |
2009年 | 472篇 |
2008年 | 452篇 |
2007年 | 332篇 |
2006年 | 314篇 |
2005年 | 312篇 |
2004年 | 248篇 |
2003年 | 195篇 |
2002年 | 157篇 |
2001年 | 153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近年来,全国各地非法集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中的农村连续发案,案值巨大,受害人众多,不仅扰乱了国家金融市场秩序,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严重的冲击,为此,对该类型犯罪开展实证研究显得尤有必要。 相似文献
212.
胡启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5):51-56
为了给礼法的生成与运行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荀子以人性统一为前提,以"性伪之分"为逻辑起点,以"性伪之合"为理论归属,论证了礼法产生的必要性、可能性,揭示了礼法运行的人性机制,彰显了先秦儒家礼法与人性关系的内在逻辑,从而主张以礼法来节制人们的欲望、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建构相应的法制秩序。 相似文献
213.
论环境刑法对生态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万平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5):78-82
环境犯罪的实质是对生态利益的损害,保护生态利益是环境刑法的根本目的。我国现行环境刑法更多的是关注人身和财产利益,对生态利益有所忽略,在生态系统的保护上存在明显缺陷。要发挥刑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就应以生态利益为标准来完善现行刑法,将生态利益的损害作为环境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在罪状的表述上体现生态利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14.
马德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2):84-89
犯罪主体在犯罪构成要件中是不可缺少的,而自然人犯罪主体是犯罪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认为,我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有缺陷,建议立法修正。文章还对自然人犯罪主体在共同犯罪中具有的不同类型和新的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15.
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的Probit模型分析了城市居民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显著地受到了收入水平和家庭规模的正向影响;消费者受教育水平越高,实际绿色农产品消费的频数反而越低;年龄、绿色信息关注度、年龄*绿色信息关注度的交叉项对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健康程度对绿色农产品消费频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性别差异对市民绿色农产品消费影响不显著;城市居民消费者个人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消费意愿与实际消费结果并不一致。提出应促进绿色农产品的适度规模生产、强化供应链管理、注重市场营销的目标选择与行销技巧等建议。 相似文献
216.
计算机病毒犯罪以计算机病毒为攻击工具,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具有危害面广、隐蔽性强、破坏力大、随意性强的特点。我国刑法将本罪规定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存在明显错位,应将本罪独立成罪并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未成年人和单位也应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对过失造成严重后果的,同样应定罪处罚;在刑罚上,应考虑增设财产刑和资格刑。 相似文献
217.
信息犯罪在行为方面、主观方面、结果方面都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给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刑法修正案(九)》对于信息犯罪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增设有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规定、增加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但是也有一定的不足。回应信息犯罪,刑法需要注重对新犯罪行为的纳入、注重对犯罪结果多元化予以回应、为过失信息犯罪预留必要的立法空间。 相似文献
218.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91
开放的构成要件因欠缺违法的推定机能,并且其范围不易被确定,而被大多数学者所诟病。然而,不应全盘否定开放的构成要件理论的价值,因为在司法过程中合理运用开放的构成要件理论,可以使法官充分发挥自由裁量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两高"颁布司法解释的数量,对维护罪刑法定原则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将开放的构成要件视作"在构成要件之内的违法性补充要素",而非"在构成要件之外积极寻找其他违法性要素",唯此才可解决该理论在我国司法中的适用问题。在此基础上,应借用类型思维的方法来确定开放的构成要件的范围,以此在刑事司法中确立非典型指导案例体系。 相似文献
219.
毒品犯罪历来都与洗钱紧密相联,伴随我国有组织毒品犯罪的新特点,洗钱犯罪也呈现出新的趋势,由于毒品交易形成的巨额非法收益必须通过洗钱活动来达到"合法化"的目的,这是有组织毒品犯罪的内在动因和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制贩毒品犯罪的新变化,分析有组织毒品犯罪的特点及涉毒洗钱的新趋势,从而有效遏制有组织毒品犯罪的蔓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20.
从“犯罪原因学”走向“犯罪存在学”——重新定义犯罪学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
严格地说传统犯罪学就是犯罪原因学,这种犯罪学忽略了犯罪的存在,只研究作为犯罪学对象的部分内容而非全部内容,严重阻碍了犯罪学学科的发展。为了犯罪学的科学性,为了犯罪学的发展,犯罪学必须完整、全面地研究自己的对象,必须从犯罪原因学走向"犯罪存在学",即真正的"整体的犯罪现象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