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385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175篇
人才学   94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858篇
理论方法论   186篇
综合类   2308篇
社会学   766篇
统计学   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242.
243.
真切与自然是王国维意境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他们对应两个最基本的审美范畴真与美。通过对《人间词话》中所体现的真切与自然两个维度的演绎,王国维的意境说得到另一种解读。其中意境最主要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在真切与自然的交织融合中,意图诞生玄外之响的审美再想象、再创造空间,其目的直指天人合一的圆融和谐胜境。  相似文献   
244.
以房抵债是一种新兴的交易模式,由此引起的纠纷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类型,但立法的滞后与司法解释的局限,尚难给以房抵债纠纷的解决提供统一适用的标准,出现类似案情不同判决结果的现象,给司法实务工作带来困惑。结合最高人民法院会议纪要、判例、公报案例及指导性案例,对以房抵债协议效力的类案裁判以类型化思维将其进行分类研究,通过分门别类提出效力判断及纠纷处理思路,力求使以房抵债纠纷能获得更多法律或司法解释的支持,从而使以房抵债协议纠纷解决于法有据。  相似文献   
245.
246.
“有朋”之“朋”,包咸、郑玄以及《论语》早期注疏本都注为“同门”。考“有朋”章前后所论,均为对本门弟子的要求或训诫,并未涉及“友人”来访的语境,因此“友朋”之说必为抄本之误;《论语》中“朋友”出现八例,无一例作“友朋”,“友朋”组合也不见于春秋及以前文献。今译“朋”为“朋友”似是而非,因为现代汉语“朋友”已偏指“友”,没有“同门”之义,不能准确阐释原意。《述而》中“束脩”历代注为求学的见面礼,但黄式三、李泽厚等取“束带修饰”及“年十五”之说,参考敦煌、吐鲁番等出土文献整理的《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卷,可证“束脩”表示成年之说是对郑玄注的断章取义。孟子阐释“教人以善谓之忠”是“忠”在先秦的一般用义,其用法不限于臣对君或下对上;《宪问》中“忠焉”章孔子论述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科学性、进步性。  相似文献   
247.
248.
吴秋林 《民族学刊》2017,8(3):37-44,107-109
基于学界饮食文化意义本身研究的丰硕成果,以宗教人类学的视角对物质文化进程中的食物信仰性进行探究.专就族群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的文化属性详加分析,窥探其在体制性宗教信仰与民族民间宗教信仰文化观念的建构过程中,表现路径之不同和所承载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体制性宗教的特殊标志,还是民族民间宗教信仰中以祭品加以改造的方式,都相当程度阐释出信仰食物在与神灵互通实践中的精神营养内涵,以及于此两种文化信仰氛围之下的饮食男女的意义关系.  相似文献   
249.
250.
从考古发掘的图像资料与古文献的相关记载出发,探讨轩辕帝与有熊氏的关联:一方面检讨远古"熊图腾"的成因,说明文学与人类学的多元视角和知识视野时追寻远古失落之文化记忆的作用,并昭示其融入国学谱系后的效应,尤其是在"释古"方法上的推动与创新;另一方面也试图经由中国古代的例子,探讨人类学中国话语之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