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04篇 |
免费 | 395篇 |
国内免费 | 14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47篇 |
劳动科学 | 26篇 |
民族学 | 164篇 |
人才学 | 198篇 |
人口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6316篇 |
理论方法论 | 1031篇 |
综合类 | 7917篇 |
社会学 | 597篇 |
统计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425篇 |
2022年 | 418篇 |
2021年 | 516篇 |
2020年 | 424篇 |
2019年 | 398篇 |
2018年 | 182篇 |
2017年 | 280篇 |
2016年 | 306篇 |
2015年 | 479篇 |
2014年 | 969篇 |
2013年 | 916篇 |
2012年 | 1354篇 |
2011年 | 1499篇 |
2010年 | 1220篇 |
2009年 | 1111篇 |
2008年 | 1243篇 |
2007年 | 877篇 |
2006年 | 733篇 |
2005年 | 605篇 |
2004年 | 626篇 |
2003年 | 596篇 |
2002年 | 481篇 |
2001年 | 437篇 |
2000年 | 296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83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时代背景和任务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一词的内涵在日益丰富的同时,其内部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各种"马克思主义者"之间不仅观点分歧、立场差异,甚至达到相互否定、攻击、难以认同的地步.这种分歧不仅不利于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团结、交流和合作,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也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对马克思主义者事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8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有丰富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能力,它在解释当下社会的生产生活的规律的同时,也对今后的社会发展形态进行了预测.它是一笔巨大宝藏,能够分析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的同时,也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构想.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过渡阶段,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也能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与指导.马克思所揭示的物质生产规律、阶级斗争理论... 相似文献
84.
“天道”信仰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精神信仰体系的基石,维系着传统社会基本的纲常伦理,构成封建君主专制和社会信仰体系的思想基础。近代外敌入侵,西学东渐,巨舰大炮加上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知识在客观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信仰体系,造成“天道”信仰的崩塌。社会革命,催生思想革命。在“再造信仰”的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唤醒与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认知推动各种“主义”兴起。其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共建党实践,在标识出近代信仰走向的同时,所孕育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近代以来重塑信仰的精神表征,构成百年信仰和道路的精神总结。 相似文献
85.
86.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实现了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从理论思辨到科学实践的视界转向,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点;由此建构了人文关怀的全面性、统一性、发展性理论内涵,提供了正确的思维范导;从而体现了价值性与科学性、继承性与批判性、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的本质特征,彰显了发展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87.
现代社会的民族问题日益呈现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是引发国家及世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国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而教育,特别是民族观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核心价值构建、各民族和谐发展及根本解决民族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民族观教育,必须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从而保证民族观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8.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展,就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取得中国的民族形式和民族作风,实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9.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但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最新揭示和概括,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之间的关联就是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0.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3-13
庄锡福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撰文认为,世纪之交是“全球化”高唱入云而“反全球化”也风起云涌的时期。可见经济全球化是颇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分析之,才能正确把握全球化语境下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全球化历史进步性的依据在于全球性的生产社会化,而非其借以实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