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35篇 |
免费 | 225篇 |
国内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3篇 |
劳动科学 | 17篇 |
民族学 | 36篇 |
人才学 | 45篇 |
丛书文集 | 3463篇 |
理论方法论 | 537篇 |
综合类 | 3530篇 |
社会学 | 224篇 |
统计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222篇 |
2022年 | 229篇 |
2021年 | 287篇 |
2020年 | 278篇 |
2019年 | 253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47篇 |
2015年 | 257篇 |
2014年 | 427篇 |
2013年 | 381篇 |
2012年 | 551篇 |
2011年 | 529篇 |
2010年 | 470篇 |
2009年 | 468篇 |
2008年 | 596篇 |
2007年 | 470篇 |
2006年 | 395篇 |
2005年 | 313篇 |
2004年 | 325篇 |
2003年 | 294篇 |
2002年 | 263篇 |
2001年 | 225篇 |
2000年 | 140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的理论特征:第一,非过程的永恒存在思想.这表现在它不能做到把事物看做一种处于不断生成中的过程性存在,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它以获得终极真理为最高目标.第二,无转化的非此即彼思想.这表现在它看不到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相互生成与相互转化,因此,它把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非此即彼地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52.
李佃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202-207
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进行考辨,构成了诺曼·莱文解读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路径。莱文在分阶段、历史性地考察这种关系的过程中,强化了在哲学史上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解释逻辑。与此同时,莱文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去黑格尔化"的学术要求。莱文实现的是一种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再考证"。然而,他的话语却存在着深层的矛盾和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53.
理性主义观念、主体性原则以及文化分化的表征不仅构成了现代性的主要方面,而且也成为现代性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哲学观念来反思现代性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蕴含的对实践概念和实践活动的理解则成为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54.
55.
马希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309-310,313
李大钊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在中国第一个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性的革命先驱者,他比较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并以讲学和著述的方式加以传播,阶级斗争学说是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阐述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叙述他对于阶级斗争学说的阐释,并对其相关阐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6.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的思想、人类破坏自然带来的环境问题思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主要内容。当前,低碳概念的提出与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切实地摆在了人们面前。因此,科学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对于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讲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论断,并没有抹煞两种过程的差异性,而是指出了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与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一样,受内在客观法则支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历史。这一理论从对象化客体,即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社会生活的一般进程上,揭示了社会经济形态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规律,从而为马克思的历史进程学说提供了历史哲学理论的逻辑支撑。 相似文献
58.
59.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脚掌上有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60.
"'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学术争鸣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学术>开展的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学术争鸣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表示我国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从一般原理的研究进入到重视文本的探讨.这种文本的探讨深入到唯物史观的三个方面:一是这一历史观在唯物史观制定初期没有也无法制定的部分,这就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的内容;二是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关系问题;三是马克思史学研究的方法问题,这表现为逻辑方法与实证方法的关系问题.对此,争鸣双方都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有着深刻的理解.其二,双方的分歧是同我们以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层面上对唯物史观理论的理解有关系.长期以来,哲学教科书遵循的是"二分板块"结构(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者的关系是前者对后者是一种"推广"或"应用"的关系.今天我们关于马克思晚年笔记的争鸣,既涉及对"二分板块"观点下的唯物史观理论如何制定的理解,又与这一理论体系、历史使命或它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