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6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63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40篇
丛书文集   3253篇
理论方法论   514篇
综合类   3337篇
社会学   19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世界的使命在于实现其自身本质规定性,它只能通过一个过程才能完成使命。在这同一过程中,根据其本质内容的实现程度而表现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旧世界和新世界。思维是这一过程的中介环节。世界观是思维把握世界本质的最高理论形式。由于世界本质在其特定历史阶段中有其特殊表现形式,所以才形成特定的世界观。没有超出自己时代的世界观。特定世界观作为理论思维的批判对象,是特定时代的理论思维前提,从它与现实前提的矛盾中发现旧世界的否定性力量,以确立新世界观。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普遍思维原则。  相似文献   
992.
马克思早年所使用的类概念在三个方面和费尔巴哈存在区别:首先,费尔巴哈把类本质理解为抽象的内在意识,马克思则把类本质理解为有意识的活动;其次,费尔巴哈虽然认为类本质源自于类生活,却没有说明类生活的内容,马克思则以国民经济学为基础提出了类存在的三种对象性关系;最后,费尔巴哈认为,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原因就在于,人先天就具有以性本能为主要内容的类本能,马克思则把人理解为,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而创建出来的共同体。总的看来,费尔巴哈的类概念基于自然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类概念则基于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93.
进入后现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表现为物的异化被符号异化所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揭示了物的异化状况,鲍德里亚的异化论揭示了符号异化状况。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异化论从现代形态推进到后现代形态。鲍德里亚对符号异化的批判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后现代意涵。  相似文献   
994.
姜丽 《北方论丛》2014,(2):112-117
马克思和麦金太尔虽没阐述系统严谨的正义理论,但他们对社会正义问题都有深切的关照和深入的思考。马克思和麦金太尔在探讨社会正义问题时有共同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对正义的首要对象、正义的逻辑起点、正义实现的途径以及正义的旨向等方面进行比较,从理论上厘清马克思与麦金太尔在正义观上的紧密联系和不同的学术见解,可为我们社会正义观培育与建构提供多元视角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重要代表作。马克思在该文中批判了拉萨尔荒谬的"公平分配"观,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了怎样认识公平以及如何实现公平的问题,为国际无产阶级正确开展争取公平的斗争提供了思想指导,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公平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公平思想启示我们:搞社会主义决不能"主要是围绕着分配兜圈子",要谨防使社会主义陷入绝对公平的误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制度,致力于克服各种不公平现象,着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相似文献   
996.
马克思的公正思想体现在对不公正的批判中,对不公正的批判就是马克思的公正观.青年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对不公正现象进行了人本主义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不公正是不人性的、不道德的.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对不公正问题的研究内容也不断展开,通过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揭示了不公正产生的前提、基础、根源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狡猾性.通过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批判,马克思揭示了不公正是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公正必然会不断固化并且通过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断再生产出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公正也必然会被历史发展所超越.  相似文献   
997.
在马克思那里,经济范畴作为一种"形式规定",总是以特定的自然物质存在为载体,并反映和体现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在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的思维方式上,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衣钵;但在具体的思想内容上,马克思则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唯物主义的新路。如果说黑格尔的理论是一种"精神现象学",那么,马克思的理论就是一种"生产关系(或经济)现象学"。前者探讨作为本质的精神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后者则探讨作为本质的生产关系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这一"本质观",使得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不仅同古典经济理论而且同形形色色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也为深度剖析诸如"效率"、"财富"等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98.
知识社会学旨在研究社会对知识的影响。由于知识社会学研究成果势必会促成对政治哲学的进一步思考,政治哲学与知识社会学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从知识社会学发展史上看,马克思、舍勒、曼海姆与福柯的思想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深入分析他们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的政治哲学意义,不仅可以生动地展现知识社会学在对政治知识问题把握上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从政治哲学视角更准确地归纳出知识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9.
研究马克思特利尔时期思想状况的主要依据是他的三篇中学毕业作文。其中最能代表马克思当时政治思想状况的是《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当算是罗马国家较幸福的时代?》,《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则是马克思特利尔时期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表达。而另一篇宗教作文则是按照学校要求撰写的一般性作业。三篇作文反映了马克思特利尔时期思想状况的不同方面,有些观点成为马克思思想的最初原点。厘清马克思最初时期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态度的界限,具有重要的文本学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在西方哲学史上,明确提出自己在哲学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有康德和杜威。康德的革命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对笛卡儿以来的自我(主体)中心论作了重要改革,使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获得了一种较完备的形态。杜威的主要贡献则在于总结了近代实验科学的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哲学,揭示了认识论转向后形成的康德等近代哲学的片面性,明确反对以自我为中心,要求代之以自我与环境、心与物、主体与客体等的相互作用为中心;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人的经验、生活、行动或者说实践,在哲学中具有核心地位。杜威由此明确地论证了西方哲学的实践的转向,比康德的革命具有更为进步的意义。杜威与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具有某些共同之处,但二者在阶级基础和理论形态上存在原则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