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0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12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38篇
丛书文集   3166篇
理论方法论   496篇
综合类   3071篇
社会学   189篇
统计学   7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长安 《老年人》2003,(9):42-42
去年初夏,我去英国伦敦看望在那里求学的儿子,特别让我难忘的是瞻仰了马克思墓。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我特地选择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在儿子的陪伴下,乘车来到位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园,拜谒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表达一位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对先驱者的深深敬仰之情。马克思于1849年起定居伦敦,在这里生活了34年,相当于他生命的一半时日。在伦敦,马克思在积极参与革命实践活动的同时,利用大英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文献资料,撰写了著名的《资本论》。当年,他在大英图书馆阅览室废寝忘食地读书写作,以致常坐的座位下,水泥地面上留…  相似文献   
2.
3.
关立新 《学习与探索》2005,1(6):216-218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不断扩张的必然,也是民族、地域的历史不断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观点分析经济全球化,从而得出: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化”,经济全球化不是“西方化”、“美国化”,社会主义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不是回归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科学理论,以实践性的特点和现代的内涵,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5.
6.
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使用了不同方法。青年马克思主要采用哲学批判的方法,从逻辑分析的理论高度创立唯物史观;中老年马克思主要运用经济学方法,解剖“市民社会”,使唯物史观由理论假设变成了活生生的科学;晚年马克思主要采用全球史观方法,从世界历史整体上完善唯物史观,以一切取决于历史环境为其方法论实质,解构了包括“西方中心论”和“东方中心论”在内的民族文化中心论。三种方法尽管各有侧重,但都是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分析、批判资本主义时代和社会制度的三重向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真内涵在于“通达现实世界”,与此相应,通往现实世界的历程构成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路径,具体表现为:从“理想主义”向“现实本身寻求思想”是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基本前提;从探寻“理性现实”到研究“感性现实”是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重要转向;从“异化劳动”到“对象性活动”切入现实意味着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深入发展。在揭示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过程中,现实世界从初次显露到完整呈现。这代表通往现实世界的彻底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由此真正出场。  相似文献   
8.
如何对历史领域以及旋绕在历史上空的各种虚幻意识形态进行“解蔽”和批判一直是马克思的重要工作,马克思正是用前提性批判、总体性批判、历史辩证法批判的方法论拨开了历史领域内各种虚幻意识形态的迷雾,使历史的本来面目得以显现,并坚持了现实性、历史性和主客同一性的方法论原则,这为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