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72篇 |
免费 | 206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5篇 |
劳动科学 | 13篇 |
民族学 | 23篇 |
人才学 | 38篇 |
丛书文集 | 3166篇 |
理论方法论 | 496篇 |
综合类 | 3071篇 |
社会学 | 189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231篇 |
2022年 | 216篇 |
2021年 | 279篇 |
2020年 | 277篇 |
2019年 | 239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235篇 |
2014年 | 382篇 |
2013年 | 350篇 |
2012年 | 507篇 |
2011年 | 476篇 |
2010年 | 431篇 |
2009年 | 407篇 |
2008年 | 477篇 |
2007年 | 413篇 |
2006年 | 337篇 |
2005年 | 280篇 |
2004年 | 268篇 |
2003年 | 249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161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马克思深刻总结了历代思想家们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思想遗产,把自然界纳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进行考察,在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上,提供了既不同于旧唯物主义又不同于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上,深刻阐述了下列基本思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实践是联结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纽带;社会性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般性质;异化的扬弃是人与自然界和谐关系重建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2.
113.
文献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科学立场——答鲁克俭和日本学者大村泉等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其中,鲁克俭依据西方马克思学的“最新成果”批评了该书“代译序”作者所持观点的历史“陈旧性”。其实,作者并非没有注意到陶伯特等人的这些新资料,只是坚持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不能简单地建基于马克思学之上。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基本编排方式,不仅仅是文献的结构问题,还涉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问题。至于日本学者大村泉等人认为的广松涉没有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新成果,并且审订者对广松涉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评价过高等问题,必须指出,译介广松涉是因其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更是由于他是一位自觉进行东西方对话的思想大师。中外学者的这些不同意见表明:必须认真谨慎处理西方马克思学的文献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学研究之间的复杂关系,重要的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内在理论逻辑的认识,并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实践成果推进这一科学思想运动。 相似文献
114.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活动都和人类学的传统及其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思想渊源关系。本文通过人类学对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的人类学研究、马克思对人类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论述了马克思和人类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指出了人类学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马克思对当代人类学理论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类比关系,带来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学转向。然而,从索绪尔和马克思的文本中可以发现两者表面的共性后隐藏着根本的差异,马克思在为价值祛魅时强调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而索绪尔则把这种纵向的深度排除在定价系统之外,让语言学变成了政治经济学的拟像。 相似文献
116.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著作来阐释需要理论,他在很多著作中都对需要理论作出过重要论述.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留守儿童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解决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7.
118.
阿伦特通过回溯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提出了重大批判,其核心论点是:柏拉图通过“制作”来解释和实践政治,将暴力引入政治领域;马克思用“劳动”逻辑替代“制作”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柏拉图政治哲学传统.阿伦特错误地将马克思的“实践”与“劳动”简单等同,未能认识到马克思通过“实践”所要回答的正是如何现实地创建“自由人的联合体”,而这一创建将彻底摒弃极权和暴政. 相似文献
1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集中反映了马克思的劳动观,马克思在其中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了劳动的二重性,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及其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观,对于我们正确评价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人自身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劳动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0.
郭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10(3):328-331
阐述了市民社会的基本理论,对黑格尔、马克思的市民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强调构建中国市民社会将有利于加强民主建设,加速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指出民法是构建中国市民社会的法律基础.强调了民法在构建中国市民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