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9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12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38篇
丛书文集   3150篇
理论方法论   493篇
综合类   3048篇
社会学   189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祝菲 《学术探索》2014,(4):9-12
本文对中国和西方传统历史分期方法中的"人"进行了整理,指出其无法代表现实而全面的人类群体,无法真实地体现人的一般本质,在研究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方面存在缺失。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来揭示人在历史中的主体作用,即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来推动历史发展。在当代,这种主体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创和"实践。  相似文献   
52.
青年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深受康德的自我意识、普遍理性思维和黑格尔抽象思辨哲学的影响。在完成了“两个思想转向”后,马克思开始从新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维度出发探索“自由何以可能”。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主要有三个维度:劳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自由、自主活动主体性、自由的高级形态即自由个性。马克思不是抽象地、观念地谈论自由,而是从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从市民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视域探索自由的真谛。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因此,他所运用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之一,必然同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分析这一方法所表征的内在逻辑,可对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提供重要维度.以此为基础又可厘清逻辑与历史间的真正关系,从而找到二者统一的真正基础和明确限度.  相似文献   
54.
赵永帅 《浙江社会科学》2023,(2):94-101+158
马克思的共同体关系逻辑直面文明议题本身,探究人类文明序列、剖析文明发展困境、演绎未来文明前景,形成共同体关切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范式。在文明的反思与抉择、文明的建构与趋向中,这一演绎为人类文明的逻辑与叙事提供具有实证基础和整全视野的分析与判断。马克思的共同体关系逻辑内涵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实现的理论主动,在问题论域、逻辑动力、关系载体和历史张力的建构思路与构建方法中,整体呈现共同体与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变革。当下,学理性探究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返回经典视域,以马克思的共同体联结方式凝练人类文明要素与文明开创机理,进一步深化文明形态的构建方式、叙事价值与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55.
关涛 《学习与探索》2002,42(2):7-11
在《1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后 ,马克思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根据事实上就是他在前面所做的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而这样做之所以可能的更为深刻的前提是私有财产同黑格尔哲学有着根本性的联系。对私有财产所做的批判 ,不仅使黑格尔哲学的根本局限性得以暴露 ,从而使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得以完成 ;并且为哲学革命的发生 ,即感性对象性活动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全部根据。  相似文献   
56.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思想史的重要内容,这一思想是马克思整个学说体系的价值旨归。马克思摒弃了传统哲学对"人"的遮蔽,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在实践中实现人的本质力量,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实现人本。在当下语境中满足人民正当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是人本思想的实践点、落实点,而这一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合理的制度保障。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逻辑体系与核心话语的深刻把握,有助与我们深入理解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7.
在李嘉图笔记中,马克思已经意识到这是揭露资产阶级社会剥削本质的经济学入口。但是,他更关注这一正确的经济学基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地缺席于可见的近期经济学表象中。马克思发现,一旦李嘉图讨论资产阶级社会中发生的具体经济活动时,这个劳动价值论就会被悄悄遮蔽起来,商品、货币和资本与劳动本身的关系畸变为不同生产物质要素之间的对象性关系。李嘉图不能理解,资本关系不是物,而是一种支配性的生产关系。他无意间遮蔽了这样一个事实:属于资本家的这些物性对象,本质上都是过去工人劳动的产物。并且,机器和其他生产资料在新的生产过程中的运作,仍然是由活劳动推动的。这一发现必然使马克思走向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58.
王瑜 《创新》2022,(5):9-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把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最初成果,马克思在其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此书在进一步追问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上,论证了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现象产生的根源;在扬弃异化劳动的现实路径上,体现了马克思历史观的革命性意蕴,旨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向人的本质全面复归的共产主义社会。结合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贯彻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以共享发展、开放发展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协调发展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9.
在马克思的观念批判理论中,存在着两条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一条是意识形态批判线索,另一条是日常意识批判线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虽然创立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但此时,这一理论既没有科学分析意识形态与日常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没有科学解决无产阶级与意识形态、日常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恰恰是在后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完成的.在后期经济学著作中,马克思分别在意识形态、日常意识形式、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无产阶级与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等问题的解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实现了意识形态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60.
科学知识权力学说是如何来看待马克思的思想的?作为后现代科学的一种思潮,科学知识权力学说引发我们去思考,并且反思现代科学本身.本文将视角投向科学知识权力学说与马克思思想的关系,希望能对该思想流派以及马克思的思想有更加深刻和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