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5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153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43篇
丛书文集   3264篇
理论方法论   503篇
综合类   3329篇
社会学   210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70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新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马克思对整个思想史上各种“片面人”的颠覆性阐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和经验论决裂的标识。它不同于性恶论或性善论或既无善亦无恶论,也不同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人,更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类”。与黑格尔思想及其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等人思想交锋的过程中,马克思分别通过以所有制为轴线动态考察历史发展和以分工为轴线静态考察社会的结构性存在两条线索来阐释“现实的人”的内涵,并以生产工具为红线,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现实的人”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发展予以微观透视。由此,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说,以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文化的序列构成的结构性存在来解释人才是马克思所谓的“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112.
113.
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加强绿色消费的理论研究将有助于践行绿色消费,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阐释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关系嬗变的科学学说,它与推崇"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绿色消费存在契合之处,故可成为当前绿色消费理论研究的重要视角。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仅在回溯"自然的共同体"、批判"虚幻的共同体"、探寻"真正的共同体"的论述中,内蕴了绿色消费崇尚使用价值、超越符号消费、追求美好生活的理论图景,而且在对共同利益、共同规范、共同价值的关注上,启示中国绿色消费应先从推动民族共享发展、永续发展两侧发力,继而在此基础上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向世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14.
11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研究马克思思想不可忽视的文本。在其中,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康德、席勒、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其独特的实践美学思想。马克思的实践美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美感的发生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象"的双向建构过程;第二,劳动创造美,美根源于社会实践;第三,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第四,美的规律是实现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马克思的实践美学思想不仅影响着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而且对中国实践美学也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探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116.
在马克思第二次经济学研究中,通过对“机器和制造问题”的专题研究,生产方式问题的思考在机器化生产构序与制造构式的深入构境层面上被打开了,他对将在历史唯物主义构境中启用的物质生产概念,特别是工业生产中的机器化阶段的历史内涵,有了更丰富的理解。在这里,马克思对经济学文献的态度,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道德义愤,而更多出一些冷静的客观观察。所以,经济学文献出现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深层次问题,会时时引起他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思考,也必然会成为他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历史性参照。  相似文献   
117.
任何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问题,马克思的理论内涵体现在马克思的原著当中,只有与时代不断地对话,马克思理论的当代生命力才能够显现出来。尤其是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来分析社会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要深入地发掘,从而服务于中国当代的社会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探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形成的条件,世界历史和历史唯物主义、全球化的关系问题,区分马克思语境中的世界历史和历史学中的世界历史,从而深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8.
来稿须知     
1.本刊参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国家标准(GB/T7714—2005),对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作如下规定:(1)参考文献是著作的,均须注明页码,页码一律以上标形式注在文中引用的文献序号"[]"外,不用再标注"(p.)",例如,[2]369;凡多次引用同  相似文献   
119.
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思想的生成经历了四个阶段: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时期的萌芽阶段;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时期的深化阶段;探索科学世界观时期的突破阶段;构建科学世界观理论体系时期的形成阶段。这四个阶段是一个逐步深入和科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0.
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孕育出近代科学的争论,并没有抓住科学与文化的关键问题,同样,马克思在科学问题上的独特见解长期以来也没有得到切实的把握.从马克思对科学的独特理解看,过分强调科学的功利性、不适当地强调思想的统一性,是中国近代以来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存在的痼疾.在当前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过程中,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务必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