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23篇 |
免费 | 201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4篇 |
劳动科学 | 14篇 |
民族学 | 40篇 |
人才学 | 48篇 |
丛书文集 | 3316篇 |
理论方法论 | 516篇 |
综合类 | 3367篇 |
社会学 | 219篇 |
统计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226篇 |
2022年 | 217篇 |
2021年 | 287篇 |
2020年 | 279篇 |
2019年 | 243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27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261篇 |
2014年 | 417篇 |
2013年 | 384篇 |
2012年 | 544篇 |
2011年 | 517篇 |
2010年 | 473篇 |
2009年 | 463篇 |
2008年 | 558篇 |
2007年 | 464篇 |
2006年 | 358篇 |
2005年 | 311篇 |
2004年 | 295篇 |
2003年 | 260篇 |
2002年 | 229篇 |
2001年 | 187篇 |
2000年 | 119篇 |
1999年 | 61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在贸易和资本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相隔一个半世纪的莱布尼茨与马克思都热切地关注过中国,由于中国和欧洲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致使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评价有巨大差别:身处启蒙早期的莱布尼茨几乎把中国当成审美对象,拥有积极和肯定的中国观,指认文化中国的存在及其在哲学与政治、道德实践上可学习和效法的成就;时逢两次鸦片战争的马克思,在总体性思维下看到的则是封闭保守、积贫积弱、生产方式落后并被殖民者蹂躏的天朝帝国———既是道义上值得同情的对象,按照历史逻辑又是必然被瓦解并借助革命运动终将迎来曙光的国度,因而他克服了启蒙后期否定的中国观而走向辩证的中国观。然而,二者对中国的观照又有一致性:都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秉持人类主义的普遍立场,把中国看成世界的一部分,力图使中国世界化,构建各自进步主义的发展模式;都各为所用地把希望目光投向中国,探寻摆脱生存危机的文明之路,以期开显或拯救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2.
163.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以两种原子论比较为切入点,对抽象的“自我意识”的异化物,即宗教、各种宿命论哲学、神话进行了“三重去昧”与扬弃,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逻辑演进下复归至“自我意识”的本质“自由”之中。在“三重去昧”过程中,马克思的“自我意识”观完成了三层超越:第一,仅仅作为“实体”存在的德谟克利特的必然性原子论;第二,仅仅作为“主体”存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抽象“自我意识”;第三,仅仅作为“抽象性”的个体存在的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对象化活动具有两个层面:第一,作为其对象化活动的感性实践;第二,作为其对象化物的感性自然界。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对象化使“实体即主体”的“自我意识”的本质在辩证逻辑中获得完成。“自我意识”的本质即自由。《博士论文》开启了新的世界观,即新的现实理论视域和新的实践视域,启迪和照亮了思想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4.
马克思的"摘要"和恩格斯的《起源》都是探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关系的经典之作,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集中探讨社会性别问题的典型作品。然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性别理论研究者,特别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者的眼中,两部作品却是截然分开的,后者的受重视程度空前,被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的"圣经",而前者相对是被忽视的。事实上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关联和思想关联,将这一关联揭示出来,对于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性别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5.
166.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典范形式 ,马克思实践哲学启动并引导着当代哲学存在论范式的历史性变革 ,其实质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存在论 ,向根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感性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论的转变。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存在论结构正是实践生存论。实践生存论应当看成是自然、人、社会通过人的历史性的生存实践及社会化活动所展开的生存论统一。实践生存论蕴含的理性的历史乐观主义以及对现代生存方式及文化转型的建设性理解 ,与当代西方生存哲学的非理性的感性个体生存观以及虚无主义的历史观 ,形成了一种批判性的和建设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7.
李鸿章从1862年率淮军进入上海并担任江苏巡抚起到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后去世,在晚清政坛上沉浮近40年,尽管他去世已有100多年了,但盖棺尚未定论,史学界对他的评价至今仍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誉之者冠以“地主阶级改革派”,“东方之俾斯麦”的美称;毁之者斥之为“汉奸”,“ 相似文献
168.
公正论题:马克思中国化的当下政治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正论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曾经展开过要么主张马克思为资本主义公正辩护要么认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不公正的激烈思想论战。对于这种论战进行细节性分析,我们参照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应该对公正论题采取一种批判—建构的整体分析方法。由此进入马克思中国化的当下政治话语,从中可以辨识出我国学者关于公正论题的三条理论线索:最小化公正命题虽然不完全忽视整个社会公正问题,但出于发展效率或活力考虑,认为资本剥削符合公正理念;最大化公正命题尽管不排斥有活力的物质财富积累,但基于对广泛的社会不公现象的观察,更为强调公正价值理想追求的批判意义;过渡性公正命题则诉诸主流意识形态,把公正价值实现贯穿于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相互统一的公共制度安排。鉴于最小化公正命题与最大化公正命题之间存在某些理论差异,本文强调要在承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包含公正观念的理论基础上,沿着过渡性公正命题线索,在实然与应然相统一的辩证道德实践意义上完善马克思中国化的公正理论,以推动公正价值实现的道德实践运动。 相似文献
169.
170.
需要是人们心理与行为的源泉与动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只有认识和把握了人的需要心理的特点与规律,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力求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和方法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