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64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421篇
管理学   13870篇
劳动科学   1185篇
民族学   929篇
人才学   3712篇
人口学   308篇
丛书文集   12404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3069篇
综合类   36879篇
社会学   8543篇
统计学   1818篇
  2024年   369篇
  2023年   1405篇
  2022年   1363篇
  2021年   1650篇
  2020年   1264篇
  2019年   1828篇
  2018年   562篇
  2017年   1561篇
  2016年   2088篇
  2015年   2675篇
  2014年   6027篇
  2013年   5052篇
  2012年   4811篇
  2011年   5571篇
  2010年   5275篇
  2009年   5966篇
  2008年   5955篇
  2007年   4205篇
  2006年   3707篇
  2005年   3778篇
  2004年   2986篇
  2003年   3197篇
  2002年   3037篇
  2001年   2745篇
  2000年   2372篇
  1999年   1123篇
  1998年   660篇
  1997年   408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新形势下建设高校青年德育队伍必须要立足国内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12.
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接受良好、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因此利用高校体育教学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成人高校目前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模式,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对口”与“适应”两种取向。但是,无论取向何种模式,透过毕业生就业以及就业后的发展实际看,都各有利弊。因此,成人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取向上,不能单纯追求或固守其中的某一种模式,而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4.
关于图书馆图书流失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图书馆图书的流失现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防止图书流失,应从思想,教育和管理等几个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115.
116.
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公用房管理不仅是实物分配的管理,更是有价值资产的管理。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和完善管理机制,进行科学调配等手段,用“定额配置、有偿使用”这个经济杠杆来调节资源供求平衡,运用市场经济模式进行公用房管理,以提高公用房的优化配置和管理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17.
辜胜阻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上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正经历两项重大体制转变:一是管理体制转变,由乡镇管理转向“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二是投入体制转变,在税费改革中,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中央与地方共同负责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18.
高校文科学报的“当代化”是相对于时下盛行的“现代化”而言的。它是根据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的发生及其发展历程的阶段性特征 ,以及“当代化”所蕴涵的人类文明进程的阶段性定位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体现的科学内涵而提出来的。“当代化”具有现实性和求真性的鲜明特征 ,对于 2 1世纪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的发展是一种求真务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9.
2003年我国实行车险费率改革,给我国汽车保险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业务能力拓展、车险品种增多及费率市场化都是改革的成果。但同时,某些问题依然存在。文章在分析我国车险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0.
高校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把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创新的形式,通过以创新求内涵,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促进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