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444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0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90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1536篇
社会学   209篇
统计学   8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31.
综合评价定性指标测度以评价者偏好为重要依据。围绕群体综合评价定性指标测度中,个体评价者偏好测度不充分与实践指导性不足以及群体偏好集成的个体权重难以确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定性指标测度优化方法。首先,构建基于证据理论的偏好信息分布测度思路,利用以有效子集为基础的半可加离散分布,统一测度评价者各类型偏好选择及其信度。其次,利用迭代方法从重要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求解基于主客观信息的个体权重,并提出一种相适应的群体分布偏好集成方法。上述方法通过提高个体偏好信息测度与集成的充分性及实践指导性,实现优化综合评价定性指标测度的目标。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2.
疲劳审讯所获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已然成为共识。但疲劳审讯的具体认定,尚没有统一标准,则"排非"难以落实。通过梳理法律规定、学者观点和实践做法,从持续时间、起止时间和个体压力三个角度,提出了"二分法",试图为疲劳审讯非法排除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标准,有利于统一认定标准,规范实践做法,保障嫌疑人合法权益,维护程序正义,促进法治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933.
王桂芳 《理论界》2005,(4):86-87
举证时限制度是民事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我国民事诉讼法典在举证时限上实行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并于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顺应了国际潮流,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在我国确立了举证时限制度,实现了由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到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转变。但它在举证时限制度的设计上,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作者对这些问题联系国内外实际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34.
牟聪   《理论界》2005,(8):69-69
本文论述了我国民事诉讼应当采用优势证明标准的三方面因素,即法律的真实观念、盖然性标准、民事诉讼证明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935.
论英国刑事诉讼中的品格证据规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刑事诉讼中的品格证据规则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不仅涉及证据的相关性,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护,还涉及证人的交叉询问规则以及在特殊案件中对被害人的利益进行特殊保护等问题,因而其规则本身极为分散、复杂。笔者通过简介英国刑事诉讼中的品格证据规则以及2003年《刑事审判法》对品格证据规则的修改,以期对建立我国的品格证据规则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36.
由于国内DNA鉴定在刑事司法领域内的迅速普遍应用,基于采集鉴定材料法律正当程序、DNA鉴定结论的审查和判断的内在规律要求,本文对DNA鉴定原理和特征、鉴定样本的采集与法律规范、DNA鉴定结论证明力和证据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确保DNA鉴定的科学性和正当程序原则出发建议完善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立法制定<刑事案件DNA检验条例>,在DNA实验室系统建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37.
938.
939.
事实推理是建立法律推理小前提的推理,目的在于查明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阐明案件事实的法律意义.法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必须通过事实推理,对提交法庭的证据进行一系列判断,判断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大小.法官的判断主要包括合法性判断、真实性判断和意义判断.所有这些判断均离不开逻辑推理,特别是对证据的可靠性判断和充分性判断,完全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推断.判断证据的可靠性,主要有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940.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条件做了极其严格的规定,即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害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而且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被依法逮捕.<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审查逮捕的条件,但是在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法律条文仍存在不同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