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69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3844篇
劳动科学   223篇
民族学   329篇
人才学   863篇
人口学   102篇
丛书文集   2696篇
理论方法论   784篇
综合类   9200篇
社会学   1967篇
统计学   66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532篇
  2014年   1557篇
  2013年   1283篇
  2012年   1440篇
  2011年   1699篇
  2010年   1525篇
  2009年   1761篇
  2008年   1683篇
  2007年   1193篇
  2006年   1051篇
  2005年   1083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764篇
  2002年   803篇
  2001年   667篇
  2000年   493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文章通过剖析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探讨共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改造竞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同时提出改造应注意的几大原则。  相似文献   
32.
本文讨论了在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的形势下,作为较高层次劳动者培养机构的高等教育系统对社会需求的应对—即办学方向的决定的问题;认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顺应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需求,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教育上。  相似文献   
33.
森工专业“工程图学”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森林工程专业的特点,讨论了提高工程图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其中在分析了传统教学法和CAI教学法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找出了两者的互补规律,提出了传统方法与现代化的手段相结合,以适应现代教育手段发展方向的基本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34.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 2 0世纪 40、5 0年代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并进而向普及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是因为它提前建立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分水岭 ,在分析大众化前后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构、扩充的演进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其对我国在即将到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5.
立足我国实际,从当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发展女性高等教育的成就与优势,重点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从传统观念、社会偏见、经济因素以及女性自身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对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推进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国内教育领域的背景、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指出在新的内外环境中 ,中国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7.
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障碍 ,提出重构高等教育的文化生命机制这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8.
民办高等教育在十几年里飞速发展 ,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很多的困难与问题。文章试图从宏观上论述在新的时代背景 ,尤其是即将步入WTO的国际大环境下 ,如何改变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并采取有效的政策扶持 ,积极加快湖南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费用的政策灵活性和地方特殊性很强 ,它的正确估算的前提是估算原理科学。文章以马克思的土地经济学说为指导 ,借鉴发达国家的土地管理经验 ,从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 ,对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使用费、征地拆迁费、场地开发费、土地税收和管理费的估算原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0.
高等教育创新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为此必须进行教育哲学、人才模式、教育组织与教育制度创新 ,才能自觉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