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9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358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通过对闽赣戏神"田公元帅"的祭礼追根溯源,认为田公元帅的原始信仰源于周四月郊祀后稷的国之典礼,经汉而演为田官,且封为社而祀之。唐宋时从田官(舍郎)又衍化为田四郎,为天曹使者形象,且初步具有戏神的某些喜剧性因素,宋以后随着社戏的兴起,抵以滑稽取笑,则田四郎以喜剧形象且为郊祀主角或祖或报求而衍化成"田公元帅"。  相似文献   
62.
西域歌舞戏对中原戏剧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郎樱 《西域研究》2003,(1):55-61
本文论述西域歌舞戏的发展轨迹及其传入中原后对唐代歌舞戏形成发展的影响 ,并指出它对中国戏剧发展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3.
"二都戏"是浙江省庆元县的一个历史剧种,其唱腔分类有三种:即京胡戏、横箫戏、毛胡戏."二都戏"的表演风格朴实粗犷,舞台表演形式和演唱程式具有明显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64.
由于受封建宗族文化和工商业行会文化的双重影响,京剧与生俱来形成一种以“程式化”为核心的艺术谱系。从而,在艺术形态上,京剧突出地表现出角色行当的谱系化的分类、舞台程式的整体性的强调以及表演流派的网络状的衍生,等等。并且,由于受艺术谱系的结构性的制约,京剧艺术的发展演变有着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65.
常香玉作为豫剧的领军人物,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广大戏迷的喜爱,她有一个四字人生格言:戏比天大。这四个字引领常大师在艺术舞台上获得成功,同时又是她艺术精神的一个高度浓缩,也是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6.
"唧唧梆"是一个古老而珍稀的地方戏曲剧种,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它探究和保护她,去追寻它的起源、发展、兴盛和濒危的足迹.  相似文献   
67.
《水浒》的成书应当有一个内在的源动力 ,那就是对宋江形象改造的成功。只有宋江形象改造的成功并趋于稳定 ,他才能成为一部大书的主角 ,也才能享有“忠义”的声誉。但这个改造并非文人加工的功劳 ,也非繁本对简本增饰的产物 ,而是民间传说不断积累、铺衍后的一种选择。文人加工在宋江领袖型气质的形成上起了一定作用 ,但这又使“招安”、“征方腊”成为《水浒》成书的必然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68.
常香玉作为豫剧的领军人物,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广大戏迷的喜爱,她有一个四字人生格言:戏比天大.这四个字引领常大师在艺术舞台上获得成功,同时又是她艺术精神的一个高度浓缩,也是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9.
我国演艺活动中的节目主持人古已有之,其中记栽较为翔实的是宋代。宋代演艺活动中的节目主持人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名字——“竹竿子”,那是因为他们在主持节目时手里拿着一支“竹竿拂尘”。“竹竿子”多由教坊内的“参军”担任。可能是因为他们擅演“参军戏”(类似今天的相声),口齿伶俐,能够胜任这一举足轻重的任务。一个节目将上场,先由“竹竿子”上前致语,“勾”出节目,相当于今天的报幕;表演结束时,“竹竿子”还要再上台,念七言诗一首,然后以“歌舞既阑,相将好去”之类的话语送别观众。也有不用“竹竿子”的,由演员自己报幕介绍,叫作“自勾”。“竹竿子”有时可根据需要作变通,不拿“竹竿拂尘”,而拿其他东西主持节目,如每年春天诸军聚集宝津楼下,为皇帝表演百戏。由于是广场演出,而且率先登场的又是声势浩大的锣鼓表演,故而“竹竿子”也手摇双鼓上台致语了。  相似文献   
70.
安徽省含山县含弓戏为全国稀有剧种,其含弓戏剧团在成立三十年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分析和总结合弓戏唱腔的特色、剧团的发展阶段、剧团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因,以期客观地展示含弓戏及其剧团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