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39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黎族传统法文化是黎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是:1.只有习惯法,没有制定法;2.合亩本位;3.只有头人,没有官员;4.处理疑难纠纷采取“鬼判”的方式。黎族传统法文化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92.
蒲松龄和爱伦·坡两位大师均在怪异小说方面取得卓越的文学成就.蒲松龄以生花妙笔赋予鬼狐以人的爱恨情感,使之在人的社会法则中演绎一个光怪陆离的因果传奇.而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则不受时代的限制,在神秘莫测的幻境中表达永恒的主题:美的幻灭,死亡的恐怖以及对怪异现象的疑惧.  相似文献   
393.
《阅读与作文》2009,(12):16-18
俄罗斯的普斯科夫地区随时都充满了一种神秘感:这么一个貌似平常的谷地自古以来却老爱闹"恶作剧",使利雅迪及其附近的居民极度不安。还是在十月革命之前,这里的省报便经常报道有无马农民在此神秘失踪的消息。1928年,又有7名先进伐木工人连同斧头在此不见了踪影。1931年,利雅迪村有7家富农在此失踪。  相似文献   
394.
晚清梁廷柟的《小四梦》杂剧中,《断缘梦》是值得注意的。与其他三剧相比,此剧无复依傍,直写自我情怀。以梦幻笔法表现人生感慨,以荒诞情节揶揄社会现实,虽然太多鬼气,但不失为清代杂剧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395.
"追溯式"是戏剧创作的一种手法,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演变过程。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和中国戏剧大师曹禺都曾在自己戏剧创作中成功地运用过这一手法,并使其成为自己戏剧艺术的特征之一。他们的剧作《俄狄浦斯王》、《群鬼》和《雷雨》堪称是这一手法的典范性作品,可看作中外戏剧文学历程中"追溯式"结构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396.
试论《左传》"赋诗断章"对后世文学鉴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外交场合盛行"赋诗断章"的风气,这在<左传>中有详尽而生动的记载.这是一种隐喻的诗性文化,这种思维模式对后代文学鉴赏范式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赋诗断章"现象放在隐喻视野中加以考察,并以西方阐释学、接受美学作为参照,力图揭示出"赋诗断章"在诗学演进中的审美价值与鉴赏误区.  相似文献   
397.
介绍了老场技术改造中,在不影响生产情况下,进行抽柱子的工程实例。该工程采用了托柱断柱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企业避免了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98.
鬼诗即鬼魂所作的诗歌。宋代文人士大夫喜欢听鬼故事,谈论鬼神,并由此大量创作、传播、书写、收集鬼诗。宋代鬼诗创作繁盛,这些诗歌以宋人笔记、小说、诗话为载体,由文人加工、润饰而成。宋代鬼诗在创作心态上表现出娱乐性、幽怨性、预卜性等特征。鬼诗在宋代之所以流行,与崇尚巫鬼的社会习气濡染、高压政治氛围下需借鬼以讽人、鬼能诗好诗成为宋代文人共识等原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9.
尚子楠 《兰州学刊》2013,(12):220-221
神话中的生死与魂灵问题是中西神话共同的中心问题.死亡意识在某种角度上甚至可以看做是神话产生的一大源泉.在我国上古神话中,死亡成为了开启生命与宇宙永恒循环、永恒回归的核心,文章以“借死而生”的神话逻辑为重点,以来源、空间、内部关系、神话内容为四个主要方面,对上古神话中的死亡灵魂及冥界神话思想加以解读,从而窥探上古时期先民的生命观、灵魂观.  相似文献   
400.
残碑断碣是文人治砚的重要材料,黄道周断碑砚即系苏轼墨妙亭诗碑残片雕琢而成.以古代碑刻为砚,是士人崇尚古雅、尚友古人的风尚使然.黄道周以断碑为砚,尚友苏轼,体现的不仅是黄道周对苏轼书法艺术的认同,更体现了对其人格和人生志趣的仰慕.黄道周殉难,其断碑砚辗转流传,后来者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吟咏.后人珍视黄道周断碑砚,既是因为苏轼的书法、人格,也是因为黄道周“文章气节两不亏”,同样是出于尚友古人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