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4篇
人才学   35篇
丛书文集   837篇
理论方法论   191篇
综合类   2343篇
社会学   23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0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是最受中国学者关注的当代作家之一。对数十年来“阿特伍德”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方位地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国内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今后的研究者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2.
在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英国式重建的过程中,雷蒙德·威廉斯通过融合本土的文化分析方法提出"文化唯物主义"这一概念.这种重建工作可以界定为"以文化唯物主义为视角的释义重建",主要包括从"二分"到"总体"、从"决定"到"颠倒"两个方面.同时,威廉斯的这种重建工作深受以卢卡奇、阿尔都塞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式的影响,本质上是一场"英马式的西马实践".  相似文献   
103.
西利亚·撒克斯特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其作品以其所居住的海岛为背景,记录了她在岛上的生活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她在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尽热爱,这份热爱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自然景致,也延伸到了神秘而令人胆怯的荒野之中。本文结合当代环境美学家关于“非美自然”的论述,并参考康德对于纯粹审美判断的阐释,从“距离”与“道德”两个角度对西利亚作品中关于灾难性自然景观的言说进行审美意义上诠释。西利亚坚持以自然的名义欣赏自然,希望借助康德式的纯粹审美还原审美自然灾难的合理性。此外,她选择成为灾难的“旁观者”而非“参与者”,克服了“恐惧”对于审美自然灾难所产生的阻碍,证明了欣赏自然灾难的可行性。分析西利亚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审美思想,不仅是对自然文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对当代环境美学理论的一次反哺与验证。西利亚对自然灾难的审美言说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不仅为人类积极地理解自然灾难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扩宽了“非美自然”的审美疆域。  相似文献   
104.
105.
曹丕<典论·论文>一文在文学批评史上无疑有着崇高的地位,而当我们把该文置于汉魏之交的多维语境中去重新解读时,就会发现曹丕对文章的真实看法并非如其在<论文>中所言.其"文气"说的提出也是因循借鉴的成分较大,开创意义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衰老”是路易丝·格吕克后期诗作的一大主题,在评论《忠贞之夜》时诗人称其承担了一次宏大的关乎“衰退”的冒险之旅。该文通过文本细读探究诗人如何展现“衰老”主题以及该主题如何折射诗人老年时期的内心世界。结合形式诗学和文化诗学分析,文章认为诗人通过聚焦“旅行”隐喻、重复使用相同意象并融入自身晚年经历,来展现“人”所面对的身体机能衰退、灵感枯竭等内在和外在困境。诗人对衰老或刻意或隐喻的书写,是对人生与艺术的不懈思考。  相似文献   
109.
关于《齐风.东方未明》一诗的本义历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孔子诗论》的出土对于探寻《诗经》的本义有着重要意义。《齐风.东方未明》一诗应是一位女子怜惜其丈夫的诗篇。她通过讽刺官府兴居无节、号令不时,致使其作为小官吏的丈夫终日忙碌,早晚不得按时休息,从而表达她对丈夫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10.
曹叡史称魏明帝,身为曹操之孙、曹丕之子,家学渊源深厚。他从小迟迟未被立太子,谨慎勤奋读书,性格内向隐忍;通过研读先秦典籍及学习观察才子叔父曹植,学到诸多文学知识技巧,也有哲学思考。曹叡的哲学思想与“天人”意识有关,与曹魏家族秉持上古灵魂思想、选择薄葬氛围也有关联。对曹叡的思想研究有助于了解魏明帝的政治方针和思想。这样一位身兼帝王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哲思,涉及中国古代哲学家及中古时代“天人”思想定位,理当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