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查一路 《社区》2013,(32):46-46
《隋唐嘉话》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时光定格到唐朝,唐太宗坐在春光园中玩自己的鸟,这种叫鹞的鸟,非常漂亮,眼睛比赵薇大,身段比林志玲还俊俏。一阵脚步声.远处来了魏征,太宗急忙把鸟藏到怀里。后来发生的事,人和鸟都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22.
统计与镜子     
王秀钱 《山东统计》2005,(6):38-38,36
唐太宗李世民曾因为魏征之死说过这样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必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了,他失去了一面镜子。因为正是由于有魏征这样的一大批直言敢谏的忠臣,才得以成就了初唐的贞观盛世,假如统计也是一面镜子的话,我们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3.
什么是逆耳之言?按照词典的解释,逆耳之言就是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出自《孔子家语·六本》,后面还有一段话——"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如果没  相似文献   
24.
陈晓光 《领导文萃》2008,(23):96-100
官员历来只分忠奸,直到有了魏征。才出现新的提法。魏征独创了良臣概念,并把良臣和忠臣作了严格界定,各自确立了标准。很长时间里,他执著于良臣理念,用心走良臣之路,为政坛留下了一个神话。为什么魏征能负此盛名,他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5.
魏征诤谏特点和谏法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诤臣”魏征性格耿直 ,早年属意纵横之说 ,后精于史学 ,在唐初诸多谏臣中他辩对论难技高一筹。其诤谏特点有直言急谏 ,理直词强 ;古今比照 ,以古为鉴 ;委曲反复 ,不从不止。其谏法有利诱法、理喻法、反衬法、隐讽法、激将法五种。三大特点与五种谏法掺杂交融互藏相契相得益彰 ,使得诤谏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26.
刘炬 《现代交际》2003,(2):12-12
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两者之间的矛盾永远都不会消除,每一个君王都有自己的御臣术,每一个臣子也都有他们的事君术。抛开那些欺君罔上的奸臣不谈,即便是那些忠贤之士也同样毫不例外。姜太公直钩垂钓、刘皇叔三顾茅庐实际讲的都是以臣事君的故事。而唐初三大功臣的事君术实际上比这两个传说更加隐蔽而高明。要知道,唐太宗虽是一位空前绝后的圣明之主,但他同样也少不  相似文献   
27.
<正>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特别是他鼓励臣属直谏的做法,颇受后人赞颂。在臣属直谏中以魏征最为突出。有一天,唐太宗正在玩弄一只小鸟时,听到魏征来了。生怕他批评自己不务正业,玩物丧  相似文献   
28.
魏征(公元580—643年),字玄成,先世是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人,后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出身书香门第,幼年受过良好教育,“有大志,通书术”。但其父早死,家境衰落。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为避·世乱,曾为道±。不惑之年参加瓦岗军,李密命他掌管军中文书。李密的瓦岗军被王世充战败,魏征随李密投靠了李渊,遂为唐臣,任秘书丞。后又被窦建德俘虏,署为夏政权的中书舍人。  相似文献   
29.
唐代贞观朝君臣治国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人吴兢撰写的《贞观政要》,总结了贞观君臣以亡隋为鉴的历史经验 ,被誉为“济世经邦的宝典”,其中“民足君足”论、“民水君舟”论、“创业守成”论、“明君暗君”论等 ,反映了唐代贞观朝君臣治国安民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